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3-05 點此:1737次
最近,蘇州湖濱花園小區,發生了這么一件奇葩事:原本好端端的電梯里被安上了欄桿。欄桿的寬度和高度約40公分左右,占去轎廂大約1/4的面積。電梯里加裝欄桿就讓你大吃一驚了?還有更甚者呢!有小區直接在電梯口豎欄桿。(11月6日 澎湃新聞網)
為防止電瓶車進樓里,物業公司可謂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好不容易想出個“防護欄”,企圖通過這一護欄,阻斷電瓶車上樓的通道,沒想到“好心”竟然辦了“壞事”,業主們怨聲載道,認為影響了電梯的正常使用。不騎電瓶車的業主嫌電梯空間變狹窄,影響乘坐,甚至存在安全隱患;騎電瓶車的業主更是紛紛吐槽,停在外面不安全,小區配套又不足,樓下更沒有充電樁,騎回家實屬無奈之舉。
縱觀近年來因電動車進電梯引發的安全事故其實不在少數。比如,去年1月,南寧市一小區的高層,一名車主在樓道里為電動車充電,結果引發火災,滅火的水流進了電梯里,致使電梯受損,該電梯修好后還留下了后遺癥,現在仍時常“犯病”。去年10月,金華市一母子被困電梯1小時,經查是因為是電動車觸碰電梯轎廂門,致使電梯轎廂門無法打開,電梯停止運行。由此看來,電瓶車進電梯的安全隱患不言而喻,人車混裝,既影響承載量,更容易撞壞電梯門,縮減電梯使用壽命,從而引發事故,最終深受其害的仍然是業主。
如此看來,物業公司千方百計的“奇葩”做法其實是好心一片,是為了能給業主們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是為了保障電梯的使用安全。但業主們的有苦難言也不難理解,雙方各執一詞,看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背后,仔細思量,筆者認為,問題還是出在物業公司身上。乍一看,此舉的確能讓無數電瓶車被阻擋在電梯門外,但是,一味采取“圍追堵截”的方式制止業主電瓶車進電梯,盡管能取得一定成效,也能阻擋部分電瓶車主不自覺的行為,但是長期來看,治標不治本,更何況,防護欄雖然阻擋了電瓶車的通行,同時也給乘坐電梯的乘客帶來諸多不便。
因此,筆者認為,防止電瓶車進電梯,物業公司費盡心思安一道護欄,不如挖空心思多一點宣傳引導,只有講清楚其中危害、講明白厲害關系,真正設身處地的為業主著想,幫助業主們建立起電瓶車不進電梯的自覺意識。與此同時,物業公司更應該規劃建立充足的電動車車棚,讓電動車在合適的位置停放,并消除業主心里的顧慮,才是的長久之策。
總之,電動車和電梯并非誓不兩立,破解電動車進電梯難題,宜疏不宜堵,只有良好的管理和溝通,真正解決業主充電難以及電動車的安全問題,同時小區業主們提高自身素質,養成良好的乘電梯習慣,一起維護小區公共設施的安全,小區的美好環境才能得以實現。(文/蘇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