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2-25 點此:1699次
山東摸底調查低速電動車 九成“小作坊式”企業或出局
每經記者 陸佳麗
山東省的一則全面摸底調查通知,或將導致低速電動車行業內的“大洗牌”提前開始。
日前,山東省下發《關于對全省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進行全面調查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為研究制定山東省低速電動車產業規范發展政策措施,山東省政府決定自7月28日起對全省低速電動車產業進行全面摸底調查。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低速電動車產業大省,山東省此次調研對低速電動汽車行業起著示范作用,但同時也將使這一產業提前迎來大洗牌。
“一些魚龍混雜且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的小作坊式企業將面臨出局。”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前期,低速電動車確實成為了山東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但是,現在山東省的低速電動車產業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山東顯然意識到了這一亂象,試圖通過此舉凈化市場,為有競爭力的企業創造公平健康的發展環境。”
競爭亂象:行業散亂、低價競爭
一直以來,山東省就是低速電動車大省。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山東省低速電動汽車產量高達34.7萬輛,連續3年增長超過50%。
但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山東省低速電動車散亂、低價競爭現象也較為明顯。
早在2014年,央視“3·15晚會”就曝光了來自山東的紅星、舜王、魯濱車業等企業在沒有整車生產資質的情況下違規生產低速電動車,將這些低速電動車“工藝簡陋、粗制濫造、安全性差、事故頻出”等問題對外曝光。
此后,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先后發布了《山東省汽車行業標準(小型純電動車)》和《山東省小型電動車生產企業準入條件》,從資金實力、技術能力等多方面設立了山東省小型電動車生產企業的準入門檻。
但幾年過去了,以上行業規范并未能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
一位行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山東全省生產低速電動車的企業或多達2000余家,且90%以上都是非正規的小作坊型企業。因此,以上行業規范所起的整頓作用微乎其微。
在殷承良看來,山東省低速電動車企業除了魚龍混雜之外,低價競爭現象也十分突出。“當前,一些手工作坊式的企業甚至將價格壓低至1.2萬~1.5萬元區間。在這一價格區間內,顯然大多數企業都缺乏汽車研發生產所必備的設施條件,產品也大多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并且沒有經過必要的實驗驗證,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殷承良指出,這種低價的惡性競爭十分不利于市場競爭環境健康有序進行。“山東低速電動車產業的雜亂無章已經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格局,對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
行業洗牌:手工作坊式企業面臨淘汰
在相關小作坊式企業大打價格戰的同時,正規企業則在借助國家補貼的力量進一步降低車價。
記者了解到,如知豆、奇瑞eQ、康迪等擁有正規生產資質且享受國家補貼的電動車的價格已下探至4萬~5萬元價格區間。以知豆為例,在享受補貼后的價格僅為4.88萬元。殷承良向記者透露,某家正規企業即將上市的低速電動車價格已下探至4萬元區間。
“正規廠家的低速電動車在享受補貼后價格的逐步下探,已經讓這些手工作坊式且不能拿到補貼的企業感受到了巨大壓力,一旦國家政策收緊,這些企業的生存空間就會堪憂。顯然山東省政府也意識到了這一競爭態勢,自知再不自律自管是不行的。”殷承良說。
《通知》指出,山東省范圍內的生產企業,不論規模大小,不分投資主體,不論正在生產的還是正在建設的,都將進行全面摸底調查,不留死角。調查立足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設立產業門檻,扶優汰劣,從而促進產業規范健康發展;二是制定車輛登記管理辦法,對上路車輛進行清理整治,維護道路交通安全。
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山東省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魏學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之前山東省關于低速電動車的管理辦法都是協會制定的行業規范,此次省政府牽頭對企業進行調查,通過總結調研結果,擬出臺省級政府的管理政策。同時,山東省也想在中央政策空白期先把行業管理起來,等中央政策出臺,再根據中央整體政策進行調整。”
今年4月,國家標準化安全管理委員會在其官網正式公布了《四輪低速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至此,生產企業魚龍混雜而管理上又沒有法律法規界定的低速電動汽車行業,邁出了走向規范化的第一步。
《征求意見稿》指出,目前全國共有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超過100家,產能超過100萬輛,產業規模近年來持續快速增長。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預計最快9月,制定低速電動車相關政策的標準委員會將成立,規范管理相關文件或將于年底前對外公布,并將于明年中旬開始正式實行新標準。
在清華大學教授陳全世看來,屆時,低速電動車行業將正式邁入一個規范且健康的發展階段,而行業洗牌也將全面開啟。“90%~95%的企業或將面臨淘汰,最終可能只會剩下幾家企業。”陳全世表示。
掃描二維碼立即下載客戶端
讓股神做你的私人投資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