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8-09 點此:269次
6月20日,原上鋼一廠,也就是現在的寶鋼不銹2500立方高爐正式停產,上海寶山地區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又邁出一大步。
除了寶鋼,寶山在新中國成立后,吸引了幸福摩托車廠、上棉八廠、汽車零部件制造廠等工業企業紛紛落戶。后工業時代的來臨,則使一批傳統工業退出歷史舞臺。昔日濃煙滾滾的老廠房華麗轉身,變成一個個文化交流、藝術創作、科技研發、商務會展的集聚高地,成為低碳時代的前衛風景。原本“鋼花”綻放的老廠房如今變成別具特色的工業旅游點,顧村公園的盛放櫻花吸引游人趨之若鶩,濱江地區更可觀覽“水上門戶”的新貌。“從鋼花,到櫻花,到浪花”被形象地比作寶山轉型發展的路徑。
高爐廠房
大轉型
— 寶鋼不銹煉鐵廠區 原上鋼一廠印刻著國家鋼鐵工業曾經的輝煌。在不銹鋼大多依靠進口的那段時期,依托“南寶鋼北太鋼”來推進不銹鋼工程,是一個重大的國家決策,而當時之所以把這一工程定位在此,正是因為這里有1999年建成投產的2500立方高爐。
但工業化的發展,增長方式的轉變,無可避免地迎來產能過剩。
2012年,市政府與寶鋼集團達成協議,在2012年-2017年間實施推進寶山地區鋼鐵產業結構調整,以推進節能減排、促進產城融合。停產后,這塊高爐廠房,也將轉型為城市的一部分,變成6類商業用地。
紗廠變身
創意園
最靠近吳淞口的“半島1919”,全稱是M50半島文化創意產業園(1919)。這里原是建于1919年的大中華紗廠,后來大名鼎鼎的上棉八廠,如今則是面向國際的文化創意園區。歷經百年塵世,昔日的紡織機、傳送軌道和鐘樓等歷史元素都被完好地保留下來,融入充滿現代氣息的新元素。
△上棉八廠變身文化創意園
2007年4月1日隨著上海第八棉紡織廠老建筑改建落下“第一錘”,半島1919園區正式誕生。因園區地處半島型水岸邊,故被命名為“半島1919”文化創意園。
園區保留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各式建筑,中式、日式和歐式風格各異、年代悠久。為凸現“老建筑、老廠房、新產業、新生命”的形象,結合寶山區濱江景觀帶規劃,園區投入5800萬元,完善水、電、氣管網鋪設、房屋修繕、景觀燈光、監控設備等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并新建透綠圍墻,優化生態環境布置,改建音樂廣場和園區入口,通過采取修舊如舊的手法,注入現代元素,既保留了老廠房、老建筑的歷史特色,又使老廠房煥發出新生命,增強了新活力。
如今的M50半島文化創意產業園(1919)已是一個煥發著新活力的集藝術展示、文化交流、文化藝術創作、創意設計及休閑娛樂、商務交流為一體的文化產業集聚園。據透露,目前園區正在申辦地標性園區,未來將進一步著力優化淞興西路整體形象,加速M50半島文化創意產業園(1919)向更高層次發展,助力寶山濱江開發建設。
“鐵疙瘩”
秀藝術美
走進長江西路101號的大院子,首先迎客的,是一排“銹跡斑斑”的鋼雕樂手的造型。這些曾在工業流水線上錘打的“鐵疙瘩”,在寶山區“由重轉輕、由硬變軟”的轉型中,逐步退出施展的舞臺,但它們的“命運”沒有終結,反而化腐朽為神奇,變身獨具魅力的鋼雕藝術。
ABOUT
節能環保園
這個上海國際節能環保園·鋼雕公園,是昔日滬上的耗能大戶--上海鐵合金廠(這家有50年歷史的老廠于2006年停產,此前消耗全市1/200的電能,排塵量高達3000多噸)舊址改造而成。園區占地面積500畝,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由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上海儀電置業發展公司、上海尚安實業發展公司和上海淞南經濟發展公司共同出資預計10億元建設。園區運用當今世界先進的節能環保理念、技術和產品,對老廠房全面改造。上海鐵合金廠和上海世博動遷項目拆遷遺留下來的廢舊鋼鐵,經藝術家的創造,制成了精妙獨特的鋼雕藝術品,成為國內首家以鋼雕藝術為主題的后工業生態景觀公園。從2007年起,每年10月在此舉辦上海國際鋼雕藝術節,并舉辦各種以環保、低碳為主題的音樂活動。
車間變成
博物館
從上海國際節能環保園出來,只幾分鐘路程即可到逸仙路。這里的“汽車·夢工廠”和中國工業設計博物館則各具個性。
△中國工業設計博物館
前者是集汽車博物館、汽車影院、整車和汽車零配件展示、汽車改裝后市場服務、二手車拍賣交易、休閑餐飲等業態于一體的現代都市汽車文化特色園區;后者則是國內第一家工業設計類行業博物館,涉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工業設計”、“人機工學”、“人文生態”、“信息傳播”和“創新未來”五大部分,展示了中國工業設計界最有代表性的設計成果和景點作品。
再往西走,原上海輕工玻璃有限公司的舊玻璃熔爐車間,如今變身成為中國第一家玻璃主題博物館--上海玻璃博物館。
△上海玻璃博物館
從玻璃的歷史到制作工藝,從日常生活中的玻璃應用到層出不窮的玻璃藝術品,這個精心設計的博物館為人們展示了有關玻璃的一切,還包括冷熱玻璃工作坊現場制作表演、玻璃制品DIY等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活動。帶孩子的家長們,想既長知識又好玩的親子活動,玻璃博物館便是首選。
看像這樣的古色古香
卻又透著濃濃時尚氣息的園區
在寶山還有不少呢:
■三門路上原為上海茶葉進出口公司的倉庫和工業廠房,如今是創意設計、小型科技、IT服務的特色產業區--“3D苑”創意產業園區;■位于蘊川路的上海智力產業園原為棉花倉庫,對園區遺留的眺望塔、廠房構件、消防構件等元素,通過包容、疊合、全新立面、保留外觀、功能整合等手法,加以利用和包裝。園區形成多元化生態和智力創意服務產業鏈,吸引電腦動畫、動漫設計、游戲開發等為主的IT企業入駐,旨在打造一個集研發中心、科研辦公、展館、都市休閑農莊、生態公園及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大型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水產路上的創意碼頭原為吳淞服裝廠廠房,現在主要以辦公為主,輔助一些商業配套設施,有酒店、休閑餐飲、休閑咖啡等業態……
園內櫻花
園外香
讓寶山人引以為豪的,是寶山區的對外形象標識,已漸漸從 “寶鋼的鋼花”轉為 “顧村的櫻花”。
顧村公園櫻花爛漫,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今年春天落幕的上海櫻花節,大家可能還記憶猶新,因為櫻花的美照,還因為那段時期的“超高人氣”。這次櫻花節,上海寶山顧村公園不到一個月時間內接待游客162.6萬人次,再次刷新歷史紀錄。相當于每16個上海常住居民中,就有1人赴顧村公園看櫻花。再考慮其在長時間里全城持續熱議的影響力,以及對于長三角地區的輻射力,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簡單的“看花賞櫻”,而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文化現象。
正是由于櫻花節的知名度越來越大,逐步帶動起周邊景點的旅游。
今年櫻花節期間,寶山景區客流與前兩個月月均客流相比,平均增長近50%。其中,上海玻璃博物館增長約80%,東方假日田園增長約18%,聞道園基本持平,上海木文化博覽園增長3倍;從營業收入看,東方假日田園和聞道園增長較明顯,聞道園增長92%,東方假日田園增長18%。
再看全年的數據:
2011年也就是第一年舉辦櫻花節的時候,寶山區旅游景點的總游客接待量是471.7萬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長31%其后每年
大幅度遞增,年平均增長率近20%
2015年
寶山區旅游景點的總游客接待量達到878.1萬人次
龍船
“一枝櫻花”的效應,已在寶山“迎風招展”。如今,寶山區以上海櫻花節為龍頭,每年都會推出上海國際鋼雕節、美蘭湖音樂節、羅店龍船節等旅游節慶活動,旅游人氣直線上漲,生態寶山、宜居寶山的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水上門戶”
新篇章
郵輪吳淞口郵輪旅游客流量不斷上升,為寶山翻開了“水上門戶”的歷史新篇章寶山通江達海,地理位置優越,素有“重洋門戶”、“七省鎖鑰”之稱。時至今日,寶山已成為上海與國內外港口聯動發展的樞紐,四大港區可通達全球160多個港口,濱江景觀帶的開發,翻開了“水上門戶”的歷史新篇章。
自2012年長江之濱矗立起“東方之睛”--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寶山又增添一朵華美的浪花。
? 寶山在實現從“鋼花”到“櫻花”成功轉型的同時,也為發展郵輪旅游產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2012年3月,寶山區被國家旅游局列為第二批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區,之后創建了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區,同時,寶山堅持以郵輪旅游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形成“功能開發與形態開發”并重的郵輪旅游發展思路,開發郵輪旅游產品和市場,打開寶山郵輪旅游發展新局面。
作為寶山現代服務業的新亮點,
寶山郵輪旅游產業正涌起潮頭。
寶山區區委書記汪泓透露,通過這三四年的變化,寶山區從地區性的戰略走到了國家戰略,更走到了全球資源的配置戰略上。今年預計將有近500艘船,有二三百萬的郵輪旅游客流量。這就是“鋼花”的轉型使得“浪花”逐步升級。
信息來源:新民晚報
喜歡我,就給我點贊吧點擊下方大拇指,為小寶點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