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7-26 點此:277次
明年2月前各地市為家庭醫生“打包”定價
居民可自主選擇服務包
經過兩三年“預熱”,“家庭醫生”大家都不陌生了,但真正進入全省推廣落實階段,到底要怎么做?記者從省衛計委獲悉,在2017年2月前,全省21個地市都要推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11月10日,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解讀了這些疑問。
各市家庭醫生服務收付費原則
屬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費用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中列支,計入家庭醫生團隊績效,不再另行收取費用;
基本醫療服務部分,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醫療費用由醫保基金和個人承擔:屬于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的門診費用,按規定納入普通門診統籌范圍,并實行按人頭包干結算的辦法,按當地基本醫保規定支付;
非參保人醫療費用由個人承擔。
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
“廣東家庭醫生服務告別‘一刀切’,以后象吃飯一樣,人人可簡可豐。”也就是說,基本包就象白飯和粥,初級包相當于加了小菜,中級包再加魚或雞……
案例:“她比我自己還了解病情”
51歲的廣州市海珠區沙園街街坊徐蝶金說,家庭醫生最了解自己的身體,“比我自己還清楚”。
原來,18年前懷孕子,惹上妊娠糖尿病,徐女士就一直與高血糖為伴。于是她成為慢性病患者,每個月都要跑到珠江醫院卻開藥,“特別麻煩,排半天隊”,她“麻煩了”接近15年。
2013年,沙園街社區衛生中心在全省率先試點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徐女士一打聽,自己這種情況簽約最合算,于是簽約了中心的劉敏玲醫生。“嚇我一跳,一簽約就拿到了劉醫生的電話、微信”,徐女士說,從此告別了排隊看病,只要提前向劉醫生團隊預約,看病前提早15分鐘到就行。
更重要的是,劉醫生長期隨訪,掌握著徐女士的病情資料,時不時提供生活管理的建議,令人放心。今年10月,劉主醫注意到她的血糖不穩定,擔心引發并發癥,于是收治住院,請來了珠江醫院的內分泌專家會診檢查,“還好問題明確是腹型肥胖,不用打胰島素,按醫生開的運動處方做就好”。
徐女士說,在社區中心看病,藥一樣,還比大醫院少了15%的加成,省時省力省錢。自家公婆也是慢病患者,跟著她簽約了劉敏玲醫生,有疑問由徐女士微信問診。
變化1:免費試點結束 各市負責“打包”定價
徐女士“跟著”劉醫生近3年,其實是屬于全省率先試點的家庭醫生服務,服務是免費的。象她這樣,在沙園有6000多居民享受了3年的免費服務。
不過,上月11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1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廣東省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實施方案》,同時,《廣東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第一批)》、《廣東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收付費指導意見》、《廣東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績效評價指導意見(試行)》、《廣東省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職責分工指引及運作流程》、《廣東省家庭病床服務管理指引》等若干配套文件亦同步印發各地市執行。這標志著,全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結束了試點“預熱”,進入到全省落實推進階段。
省衛生計生委基層處負責人指出,到2017年2月前,以地市為單位,為家庭醫生服務“打包”并定價。也就是說,以后除了“基本包”,試點時免費的家醫服務要收費了,收多少由地市定。
據省的收費指導意見,第一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分為基本服務包(含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個性化服務包,首批服務包主要覆蓋一般人群、老年人、0-6歲兒童、孕產婦、高血壓人群、高血壓高危人群、糖尿病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等8類重點人群,個性化服務包包含如轉診綠色通道、預約診療、一對一的服務等等。
第二批服務包很快推出,包含腦卒中,冠心病等常見慢病人群。每類人群的服務包又分為免費包(即該類人群的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包)、初級包、中級包、高級包等4個檔次。
居民群眾可視自身需求,自愿選擇簽約一種或多種類型服務包。每個服務包將約定項目和年服務頻次。
地市到底各自定價多少,目前未知,不過該負責人指出,廣東的服務包與江蘇鹽城大豐地區的很象,測算大約中級包五六百元,高級包800元的水平。
免費的“基本包”,將只包括12項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不過沙園街社衛中心主任劉世興建議,即使年輕力壯的人,也建議別放棄“基本包”,“要知道,這些公衛服務,9項時測算成本也達60多元了”。
變化2:解決人手不足 “滾雪球”式培養全科醫生
在試點的沙園街,10%居民簽約家庭醫生,有的團隊要承擔著500戶近2000人的服務。如果全省推開,全科醫生夠用嗎?
對此,省衛生計生委負責人直言,現階段確實不夠。
她介紹,目前廣東省全科醫生缺口很大,2015年底只有全科醫生1.41人/萬人口,遠遠低于每萬人口擁有2-3名全科醫生的目標。分級診療的目標,是讓70%-80%的患者留在基層就醫,20%-30%的疑難急重癥才到上一級醫院,“如今基層醫生比例不到30%,更別提60%了”,她坦言,確實難。
為此,全省除了加緊“5+3”“3+2”培訓臨床醫生外,各地市全力進行醫師轉崗位培訓,全省四大全科醫生培訓基地,以全科醫生培訓新醫生的“滾雪球式”全培半年,為此廣東財政連續三年每年60萬元投入,爭取到2018年底,將在崗基層醫生全部輪訓一遍。
而更有力的措施是,將社會辦醫力量引入家醫服務體系。鼓勵醫師個人、退休執業醫師、醫生合伙人等執業者(團隊)進入,設置家庭醫生(全科)診所;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家庭醫生(全科)診所,支持具有分級診療體系的醫療集團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多措施充實家庭醫生隊伍。
據了解,目前廣州珠江新城已經有兒科醫生診所,提供年費1000多元的高端兒科家醫服務包,頗受歡迎。
該負責人表示,可望到2018年,實現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達2名以上;到2020年,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達3名以上。
變化3:提高家醫待遇 津貼來了
“說到底還需要提高全科醫生待遇,留住人。”劉世興指出,家庭醫生是基層全科醫生,目前全省平均水平是4萬元至6萬元的年收入,與大醫院相比,低了一大截。
劉世興的話,得到了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的認同,她指出,全省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將多方面提高家庭醫生待遇。
首先是要求各市建全科醫生崗位津貼,由財政出資,留住骨干隊伍;
其次是在年簽約服務費上分配上提高醫生待遇,即打比方,初級包,假如打包100元,居民可能年交簽約服務費30元,可給到家醫團隊10元。象浙江寧波,最終實現50%的年簽約費給團隊,醫生收入提高20%。
對此,劉世興解釋,年簽約費相當于家庭醫生制度最發達的英國的“注冊費”、人頭費,給到團隊后,如果花費的診療費用越少,節約了醫療費用支出,也提升了醫生收入,“這可比有的醫生打出橫幅慶祝‘門診量超過多少萬人次’要好”,他認為,預防發病省錢,比盼人得病求醫“更雙贏”。
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指出,廣東的目標,是讓家庭醫生獲得與同等職稱專科醫生持平的年收入,比如象浙江家庭醫生那樣收入達14萬元。
答疑:簽與不簽 居民享受的家醫服務大不同
問:“老廣”一定要簽約家庭醫生嗎?
省衛生計生委負責人答(下簡為“答”):不是一定要,而是全體居民自愿簽約。特別是鼓勵重點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慢性病患者、殘疾人、慢性病高危人群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人群簽約,獲得家庭醫生連續的、綜合的、個性化的服務。
問:那么,簽與不簽有什么不同嗎?
答:簽不簽約,居民享受到的服務大不同。
沒簽約,居民按通常的診療流程就醫。
簽了約,可享受到家庭醫生團隊的一對一診療服務外,還包括個性化服務如建立健康檔案,轉診分診綠色通道,優先預約掛號就診、檢查、住院等,邀約上級專家會診等等。更重要的是,包內的診療項目,各地可給予適當讓利,比如有的年簽約費打八折,因此比不簽約的單項收費要便宜。此外,象穩定慢病患者,簽約后不斷還可獲在治療用藥上政策傾斜——1次可開1—2個月的長處方藥物(依常規只能開7-14天藥)。而家庭病床也是優先簽約居民。
問:居民如何簽約?
答:城市居民可以向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咨詢,農村居民可以向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站咨詢,經了解后再選擇喜歡的家庭醫生簽約。
鼓勵和引導居民就近簽約,也允許居民根據實際需求,跨區域選擇簽約家庭醫生團隊。
來源:廣州日報記者 何雪華 通訊員粵衛信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