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7-23 點此:153次
昨日15時,湯遜湖大橋路面仍在積水中。 記者胡九思 航拍
昨日16時,記者在南湖上空拍攝到的景象。 記者胡九思 航拍
昨日,紫菘楓林上城小區三期地下車庫,一輛灰色SUV泡水后被拖出,車主調侃地在玻璃上寫下“小灰再見”。 記者郭良朔 攝
昨日,湯遜湖水已漫上江夏大道廟山湯遜湖橋,一半的路面被淹。記者胡冬冬 攝(實習生李蓓)
珞獅路文治街附近,麗湖花園小區積水嚴重,大人“接力”抱孩子。記者郭良朔 攝
南湖雅園小區積水仍然嚴重,出行居民或打赤腳、或讓家人背出積水區。記者郭良朔 攝
昨日,湯遜湖泵站,15臺同步電動機全負荷工作,不斷抽湖水排入長江 。記者胡冬冬 攝(實習生 李蓓)
記者韓瑋 張晟 李婷 汪洋 高萌 李詠 李銳 劉元聰 翁曉波 康鵬 黃琪 黃哲 實習生王露 通訊員石卓航 馬少燕
6月30日至7月2日,武漢持續大暴雨,位于光谷的紫菘楓林上城小區3期車庫內,100多輛車全部“泡湯”。因車庫大量灌水,配電設備短路燒壞,從前日上午8時多開始,小區3期500家住戶遭遇停水停電。因電梯停擺,家住12樓已72歲的陳婆婆上樓梯時只能上三層歇一下。
本輪強降雨,光谷和南湖片區漬水最嚴重。由湯遜湖、南湖等11個大小湖泊構成的湯遜湖水系,是這一片區的排水主力。
然而,湯遜湖水系僅一個排江口,匯水面積大、流程長,連續4輪強降雨后多個湖泊調蓄空間已滿。
據前期市防辦研判,南湖水位每增加0.1米,需要24小時退水。昨日,經過一天一夜的抽排,這一片區主干道的漬水才基本消退,交通恢復正常。但部分小區、高校內仍有漬水。
南湖光谷片區多處漬水
同屬湯遜湖水系區域的高校科研魚塘被沖
光谷紫菘楓林上城、南湖的麗湖花園、南湖雅園,都是近8年新建的小區,排水系統本相對完備。昨日上午,記者探訪部分小區發現,受本輪降雨影響,有的小區漬水仍漫過膝蓋,居民生活受到影響。
“眼看著水瞬間把車淹沒!”昨日,紫菘楓林上城小區業主余先生說,2008年入住以來,馬路上的積水直接“漫堤”倒灌進小區和車庫的這種狀況,還是首次出現。昨日上午,記者看到,小區門口積水已抽干,車庫內積水已降至腳踝處,一臺臺布滿淤泥的車正從地下車庫運出。車主、保險、4S店人員聚在一起商討賠付事宜。物業負責人熊經理表示,“今晚通宵加班,爭取明天通水通電。”同時,正在研究業主報廢車輛賠付問題。
昨日,家住南湖麗湖花園一樓的田書林家中積水仍到小腿肚,遲遲難以退下。麗湖花園是一個還建社區,沒有物業管理。“屋內水與外面齊平,沒法抽出去,只能等著慢慢退。”田書林還比較樂觀,相信社區會及時采取行動。
“出門一雙鞋,進門一雙鞋。”家住南湖雅園C棟的劉女士調侃,小區至前日大暴雨后,一直積水,全小區1150戶都要趟水進出。業主進“塘”前,提前卷起褲腳,脫下襪子和鞋。從前日開始,該小區物業和社區共安排7臺水泵24小時不間斷抽水,“雨量太大,本身地勢低,南湖水又滿了,高于這邊的地勢,水很難排出去。”
昨日中午,江夏大道廟山湯遜湖大橋仍淹沒在積水中,深至膝蓋。記者進入長島別墅區小區大門,行走約50米被積水攔住去路。湯遜湖中間約有500米長的堤壩淹沒水中,附近居民出行受阻。
同屬湯遜湖水系區域的部分高校也遭遇水患。華中師范大學南湖校區學生武文杰說,7月2日,3棟宿舍樓因地勢低,積水深達膝蓋。學校后勤保障部工作人員在宿舍和地勢較高的運動場間搭起一座浮橋。
7月2日上午開始,南湖水漫過沿岸路面,灌進華中農業大學生產養殖基地。直至目前,該校的部分基地及試驗田滯水情況仍較嚴重。昨日下午,記者看到,該校一處科研魚塘已被水沖得不復存在。該校文法院學生武文濤表示,所幸只有試驗田和生產養殖基地靠近南湖,湖水倒灌并未影響學生出行。
湯遜湖水系僅一個排江口
連續4輪強降雨后多個湖泊調蓄空間已滿
武昌地區以武珞路和珞喻路為界,北側城市排水走東湖、沙湖水系,通過羅家港排入長江,南側城市排水走湯遜湖水系。光谷和南湖兩片漬水嚴重區域的排水主要依靠湯遜湖水系。
湯遜湖水系包含了湯遜湖、南湖、野芷湖等湖泊,并由南湖連通港、巡司河、青菱河連接各湖泊和長江,最終經湯遜湖泵站這個唯一排江口匯入長江。湯遜湖水系北起武珞路、珞喻路,南至江夏八分山、大花山,西臨長江,東至東湖高新三環線,整個流程長達20多公里,江夏、光谷、武昌、洪山等地420平方公里內的雨水全都匯集在此。
市防辦相關負責人說,湯遜湖水系匯水面積大、流程長,加之本輪降雨時間長、雨量大,水系現狀抽排能力和湖泊調蓄能力已嚴重超負荷,因此形成區域性漬水。
氣象部門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18時,此輪降雨平均降水量達到280毫米-380毫米。其中,強降水區域尤以江夏、武昌城區為重。江夏、光谷為暴雨中心之一,強度大,雨量大,已超過現有排水能力。
入梅以來,武漢已經歷了4場強降雨襲擊,湯遜湖水系中的多數湖泊調蓄空間已滿,“暴雨頻下,水位跳漲,就像一個水袋子,水滿了雨還在下,對周邊排水管網形成頂托,低洼處易漬水,水又退得慢。”市防辦排水處負責人形象比喻。
昨日,在巡司河和南湖連通港附近,記者看到,一條清淤船正開足馬力,進行清淤作業,黑色的底泥冒出不少氣泡。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連日暴雨讓河中翻出不少垃圾和淤泥,為防堵塞,清淤船一早就開到現場進行打撈疏通,讓水流得更暢快,給巡司河“開路”。
市防辦人員介紹,今年6月以來,騰出湯遜湖水系的庫容、提升水系的過水能力已成為各方共識。6月17日,分隔大、小南湖達半個世紀的堤埂被扒開,兩湖水系連通,使得小南湖水位降低,打通了南湖東、北部地區雨水進入原小南湖的通道。6月22日至24日,南湖連通港約2.58公里渠道打通了河道內的“梗阻”,不僅港渠整體寬度從10米擴至30米,原先彎道還“裁彎取直”,南湖連通港的過水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從實際效果看,在前三輪降雨的襲擊下,這些應急措施確實是對加快城市排水起到了積極作用。
市城投集團發布信息顯示,為改善武昌曬湖、南湖一帶漬水問題,目前,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啟動建設。該工程完工運行后,可解決湯遜湖水系排澇出口的規模不足,屆時南湖一帶雨水將會通過巡司河第二通道排入長江,完善區域排水系統。
對于區域性漬水問題,武漢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專家劉康福建議,要加快“海綿城市”建設,同時也要重視湖泊以外其他天然水資源,“這些天然‘海綿’具備的蓄水功能,不能忽視。”
暴雨考驗城市保障和應急
各方力保兩湖片區居民生活城市秩序
昨日20時,湯遜湖現狀抽排能力和湖泊調蓄能力仍嚴重超負荷,江夏區紙坊港內水流巨大,并涌入附近的湖汊子,紙坊港一側是江夏的主干道文化大道,一旦水流漫堤,文化大道將瞬間癱瘓,紙坊城區也會受災。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及江夏區城管等1000余人持續在一線搶險,不斷用泥土做成沙袋筑堤,僅運輸沙袋的擺渡船已往返近600次,以確保堤岸始終高于水面。
光谷、南湖片區連日險情頻發:1日下午,洪山區南湖大道獅子山段突然發生滑坡;2日下午,武昌區徐家棚街兩個小區之間的一堵近2米的紅磚墻,經雨水浸泡后,墻角裂開、整堵墻往一邊傾斜;3日凌晨,蛇山北坡發現滑坡險情……
面對險情,江夏、洪山、武昌各區應急辦城管公安、交管、建委、園林等多個部門迅速行動,一系列應急措施有條不紊進行中——緊急疏散群眾、找專家現場會診、迅速在現場設置警示標示或擋板打圍、維持道路交通秩序、加大現場巡查力度、協調加固措施……將一個個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窯咀村是洪山區湯遜湖社區一個500多人口的自然村灣。2日,窯咀村的自來水加壓泵站被大水淹沒,導致自來水供應突然中斷,500多位村民飲水困難。昨日上午,洪山區城管委緊急調度環衛灑水車裝運約8噸自來水送水到村。至中午11時多,村民排隊有序取水完畢。湯遜湖社區支部書記史少斌稱,此前村里通過洪山街辦事處向相關部門反映和求助,沒想到一天不到,潔凈的自來水就送到了村民家門口。
武昌區糧道街東龍社區有一棟殘疾人宿舍,里面住有36戶殘疾人,進出的唯一通道被水淹了。武昌區防汛應急指揮部第一時間調配水泵、人員對涵洞進行抽水。同時,組織資金給重光宿舍的10戶殘疾人購買蔬菜、雞蛋、大米、水果等生活必需品,逐戶送上門。
暴雨,考驗著一座城市的應急能力。為確保湯遜湖排澇機組正常運轉,國網江夏電力公司143名供電工作人員,2日對全區變壓器逐一排查維修。江夏廟山辦事處主任樊友華自創了“7個小組”法,將工作人員分成7個小組,各司其職,成效顯著,僅2日當天,就成功轉移了36戶、80多個人,并處理了湖邊兩處輕微滑坡現象。
大雨不停,人員不下“火線”。江夏區防汛指揮部28歲的王超和值守的同事們,連續幾個晚上幾乎都未合眼,密切關注湯遜湖水位并及時匯報。武昌區白沙洲街三個巡堤點形勢嚴峻,武漢電力設備廠、中鐵大橋局一公司楊泗港大橋項目部、武漢鋼鐵集團江南燃氣熱力有限公司三家企業組成防汛應急隊,24小時不間斷巡查確保防汛到位。
正是有了各方的全力保障,連日遭暴雨肆虐的湯遜湖、南湖片區才能運轉如常。
記者昨日17時在南湖中百倉儲珞珈店看到,蔬菜、瓜果、肉類等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價格保持穩定。
湯遜湖泵站滿負荷運轉
今日仍有大暴雨,排漬壓力更大
昨日,記者驅車來到了位于青菱河畔的湯遜湖泵站管理處,在這個110米長的泵房里,15臺同步電動機排成一字,帶動下方的水泵滿負荷運轉。隆隆聲響中,將暴漲的青菱河水抽入直徑1.6米粗的管道中,排入堤外的長江。
這個泵站是湯遜湖水系唯一的泵站。泵站管理處主任鄭偉說:“15臺水泵已滿負荷運轉4天了,抽排了大約三分之一個東湖的水量。”
鄭偉說,湯遜湖水位上漲后,通過青菱河流入泵站并外排。而南湖上漲的湖水則是順著逾16公里長的巡司河流入青菱河,再由泵站抽排入江。他說,清明節之后,雨量增多,長江水位上漲,高過河湖水位,水被憋住,無法通過自排閘排放,此時便關閉閘門,通過泵站抽排。這種狀態將一直持續至9至10月份,直至長江水降至低位。
據了解,當青菱河水達到19.50米的起排水位時,工作人員開啟水位調節機組,將水位保持在20.50米的控制水位處。水位高于此就增加機組,反之則減少機組。“今年4月以來,每天至少有四到五臺機器輪流運行,提前預排。6月19日那場暴雨,洪山降雨量達150毫米,江夏更是下了190毫米,當時我們啟動了11臺機組抽排。而6月30日,我們的15臺機組全部開啟。”
機房里每一臺同步電動機運行一段時間后,線圈容易發熱,需要工作人員隨時查看運行狀態,給機器供應冷卻水,以保證安全運行。“機器全部日夜運行,人也要保證在崗。”鄭偉說,泵站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每日三班倒輪流值班,4月份至今,沒有休息一天。
鄭偉說,上一次15臺水泵同時滿負荷運轉,還是2013年。“今年的排水量較以往更多。為此,我們提前預排,騰空庫容,起排時間已經創了歷史最早。”6月30日至今,短短4天時間,湯遜湖泵站已抽排3400多萬立方米,相當于三分之一個東湖的水量。4月6日至今,已抽排了4.45億立方米,約4個東湖的水量。
“但接下來幾天仍有大雨,水位預計還將上漲。”望著泵站下方21.28米的水位標識線,鄭偉充滿了擔憂。據前期市防辦研判,南湖水位每增加0.1米,需要24小時退水。這意味著,后期如果暴雨持續,退水時間將更長。
昨日22時許,市防辦發布信息稱,據氣象部門預報,當晚我市將有一個強降雨過程,局部或有大暴雨,當前嚴峻的防汛形勢將會加劇,城市漬情會有發生。
接下來幾天,光谷、南湖片區各區的水務、交管、城管等部門工作人員都將繼續堅守崗位,全力搶排。東湖高新企業服務局昨日更是發出緊急通知,建議金融港、華工科技園、武大科技園等地相關企業合理安排上班時間,避開暴雨影響。(記者韓瑋 張晟 李婷 汪洋 高萌 李詠 李銳 劉元聰 翁曉波 康鵬 黃琪 黃哲 實習生王露 通訊員石卓航 馬少燕 制圖 職文勝)
(編輯:葉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