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9-09 點此:54次
電梯早已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
早上出門坐電梯
到了公司坐電梯
出門購物坐電梯
而一些多層住宅的居民仍在爬樓
像住在老小區的叔叔阿姨們
每天爬五六樓也是心疼
兩會聲音
兩會期間,“讓老年人走得更方便”引起多個委員的關注。
政協委員于國勝帶來了一份“關于制定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的建議”,“電梯屬于無障礙養老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包括電梯在內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對現有養老設施進行無障礙改造,是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的重點內容。”于國勝表示。
政協委員朱文娟提出了“解決老式居民樓老人‘下樓難’問題的建議,朱文娟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關注、重視這一問題,盡早開展調研、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研究試點解決方案,讓生活在威海的所有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宜居城市的宜居便利。
前不久,威海戚谷疃社區一棟20多年的老居民樓裝上觀光電梯的消息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是威海首例老樓加裝觀光電梯工程,在全國也很少見。
3月17日下午,在戚谷疃社區重慶街的102-16號樓,記者見到了3棟已經安裝好電梯的舊樓。這是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磚混結構老樓。
從北面看,樓體與周邊的樓沒有差別。但是從南面看,就會發現它的與眾不同:三部嶄新的觀光電梯,分別安裝在3個單元的南面樓體外側,讓這棟20多年前的老建筑顯得“高大上”起來。
↑↑三棟安裝觀光電梯的樓房
在舊樓與電梯之間,有一條筆直的不銹鋼線。負責電梯承建的威海市鴻安建筑集團的工程師連杰告訴記者,這個鐵線是舊樓陽臺和電梯的結合部,既能起到美觀的作用,還能緩解兩棟建筑的相互作用力,相當于裝修房屋地板磚的“美縫”。
↑↑在舊樓與電梯之間,有一條筆直的不銹鋼線。
↑↑每個樓層的電梯間。
↑↑每個住戶家中都安裝了電梯監控,可以了解來者是誰,在家中也能開啟電梯門。
“舊樓家電梯最大的施工難度在于電梯部分的地基。”連杰說,每個電梯用于承重的地樁需要10個,每個至少要6米深。與普通項目建設不同,電梯地基距離舊樓地基太近,為了不動搖舊樓地基,施工單位只能考人工打樁的方式,一點一點的往下挖。
自去年6月份施工開始,光打樁就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最難的就是像戚谷疃社區這樣依次建在山坡的舊樓,巖石堅硬“難啃”,格外增加了施工難度。
89歲的宋修珍是戚谷疃社區首批“吃螃蟹”裝電梯的業主之一。兩年前,他舊疾復發臥病在床。兩年來,老人一直都渴望出門轉轉,但家在6樓的他卻不得不困于一屋,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宋修珍的兩個孩子都很孝順,為了讓父親能夠下樓,他們花了幾萬元為老人買了一部電動爬樓輪椅。但由于這個輪椅實在太重,不便于轉彎,在使用了幾次后便被放進了儲藏室。
自從聽說他所在的居民樓要安裝電梯,宋修珍便有了新盼頭。對于即將開啟的“電梯時代”, 他格外期待。
安裝費用大,該誰出?
據了解,為這三棟老樓安裝上電梯,需要花費數百萬元。費用是由這棟樓36家住戶所屬單位一力承擔,這也是該單位給老員工發放的“年齡紅利”。
據該單位相關負責人姚先生介紹,目前可建的室外電梯包括鋼結構和框架混凝土結構等兩類電梯。前者的施工周期短,僅需要3個月左右,而且造價便宜,大約需要50萬左右,但使用壽命也僅有20年;后者工期至少需要6個月,平均造價在100萬左右,使用壽命大約是50年。
因此,高昂的建筑成本是舊樓加電梯的需求者們需要直接面臨的難題。以一個6層雙戶的建筑為例,建設一個框架混凝土結構的電梯需要100萬元的基礎建設費,平均到每戶需要承擔83333元的費用。此外,電梯每年的維保費用也需要均攤到戶。按照電梯保養的行價算,每年需要大約3000元至3500元的維保費用,分下來,每戶要在物業費的基礎上,額外增加300元左右的費用。
配套新難題,怎么辦?
費用分攤
更為直接的問題是,低層住戶對電梯的需求并不那么迫切,那么低層住戶在均攤費用時,是否需要與高層用戶區分對待?
采光和樓間距
采光和樓間距也是居民爭議的焦點。按照威海現行的建設標準,兩棟建筑物之間的樓間距至少是16米,大多數的建筑都是卡著這個標準建設的。通常情況下,一部電梯與連接空間至少需要4米距離,在舊樓安裝了電梯便會違反住建部門關于樓間距的規定。
減少的樓間距不僅會帶來各級部門的監管,還會影響到樓房的采光。據戚谷疃社區重慶街的102-16號樓的居民介紹,自從安裝了觀光電梯后,3樓以下的居民上午9點前家里都照不見亮,即便觀光電梯的外立面使用了玻璃,但仍影響了居民的采光。
當然,影響采光是因為電梯安裝在舊樓的南側,如果將電梯裝在舊樓的北側可行嗎?答案是可行,但會出現兩個新的問題:一是如果將北側的廚房或者臥室確定為電梯入口,由于水、電、暖、網、燃氣等管線主要在北側鋪設,居民需要面臨多線改裝和消防驗收的問題;二是將北側的樓道設置為電梯入口,但如此一來,居民出了電梯后仍需要再走半層樓的步梯才能到家門口,并沒有給不方便出行的老年人解決出行難題。
期待鼓勵政策落地
威海已開通審批通道
記者從威海市住房與城鄉建設局獲悉,2014年5月28日,該局(當時名為“威海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威海市公安局、規劃局、人防辦、住房保障和房管局以會議紀要的形式通過了《威海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若干指導意見》,明確了舊樓增設電梯應滿足的條件、資金來源、申請主體、審批流程,為舊樓增設電梯打開了審批通道。
山東省即將出臺相關鼓勵政策
目前,舊樓加裝電梯在推行過程中雖然會遇到諸多阻力,但市場前景必將決定市場行為和政府決策,出臺指導意見并規范行業管理是大勢所趨。
“省里正在擬定相關政策,鼓勵既有多層住宅在規定范圍內增設電梯。”威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開發辦主任臧華透露,近期政策或將出爐,非常期待這一民生政策盡快落地。
瞄準新市場
記者通過百度搜索“老舊居民樓加裝電梯”,發現除此類新聞外,還有一些商家的推廣消息,主要為咨詢類,一些嗅覺靈敏的商家已盯準此類“生意”。
記者聯系到其中一家建筑改造公司,對舊樓加裝電梯的情況進行了解。據工作人員介紹,5年來,該公司已經實施了將近100部電梯,主要在北京、上海、福州、泉州、南京等多地展開了相關的加梯產品業務。
“最高需要90萬元左右。”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加裝的電梯主要是鋼結構掛式電梯,每一部電梯都是量身定制,需要根據電梯的安裝環境進行實地測算,從目前已經完成的施工來看,電梯的安裝價格在40萬至90萬。記者還了解到,這家建筑改造公司不僅能夠完成電梯的施工建筑和安裝,而且還可以開展前期咨詢、申請報批等前期工作。
“為舊樓增設電梯是‘夕陽經濟’里的‘朝陽產業’。”這名工作人員說,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老百姓上下樓困難問題已成為重大的民生問題。國內既有住宅樓多數為6層,局部地區甚至8層至9層,且絕大部分都未設置電梯,這已經不能滿足現在老齡化社會居民的實際需求,對于建筑改造公司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往期精彩,猜你喜歡
考了這么多場試,頭一次見到試卷會歡喜!因為……
有人在路邊躺下,記者拍下驚人一幕!為毛看后淚了~
威海家長注意!學生作業新規定,不許家長出題、批改作業!作業時間也有要求!
威海的女人們,把褲腿放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