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弘鋒機械官網
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qū)
發(fā)布時間:2025-08-27 點此:432次
記者 方雷
智慧村莊是什么?智慧村莊建設給老百姓帶來什么實惠?隨著智慧村莊建設在梯門鎮(zhèn)東瓦莊村鋪開,隨著采訪的不斷深入,記者對這個風水寶地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感悟。
“智慧村莊就是借助泰安廣電有線電視項目,滾動播出內容,讓老百姓了解東瓦莊的一切大事小情,像黨務、村務、財務等都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可省事了?!碧蓍T鎮(zhèn)東瓦莊村黨支部書記王興寶這樣解釋道。
據了解,東瓦莊村創(chuàng)建智慧村莊始于2015年4月,同年6月15日開始上線,到10月底建成。這個486戶、1780人的村莊,有418戶開通了有線電視,并且是免費安裝,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歡迎。
智慧是一種理性,智慧是一種思維方式。在這里,該村即時轉播向村民發(fā)布就業(yè)、計生、科普等信息,村委會也將村規(guī)民約、會議通知等即時向村民發(fā)布?!懊看位氐郊遥覀兌家匆幌曼S色按紐看一看電視,什么時候停電、停水都能提前知道,可方便了!”村民們漸漸習慣從這兒了解村里的動態(tài)。
共享
智慧村莊長滿智慧
東瓦莊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因位于磚瓦窯東側而得名。一進入村口,高大的牌坊巍然屹立,“東瓦莊歡迎您”醒目的大字映入眼簾。寬敞的主干道、整潔的村貌……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你了解這個山村的變遷。在這里,九頂鳳凰山的傳說世代相傳;在這里,精美的石頭唱著致富歌;在這里,更多的是3年來村民不斷攀升的獲得感、幸福感。
2017年1月17日,農歷臘月二十。這天是東瓦莊村召開群眾大會年底分紅的日子,文化廣場上人員肅靜,秩序井然,連不諳人事的小孩也格外聽話。大家最關心的事將要發(fā)生,大家最激動的時刻將要呈現?!?016年李某某分紅1200元,陳某某家分紅1500元……”大家洗耳恭聽,生怕漏掉了自己的名字。村民們一遍又一遍數著嶄新的鈔票,心里樂開了花。像這樣的年度分紅會議,該村已經舉行了4次。據悉,每位村民人均分紅一般在300元以上。在開群眾大會之前,分配金額一一在“智慧村”欄目中播出。
據該村會計陳曰合說,2014年11月,新一屆村“兩委”換屆后,該村決定把3家山石企業(yè)、1家礦山機械加工廠上繳的承包費收入數十萬元,除正常運轉開支外,全部發(fā)到村民手中。每年春節(jié)、中秋節(jié),村“兩委”在送上節(jié)日祝福的同時,還送上一定實物福利。
在梯門鎮(zhèn),每逢趕集或走親戚,只要提起東瓦莊村,作為其中一員,周邊村的人會豎起大拇指羨慕不已。“現在,一說起東瓦莊,小伙子找媳婦、小姑娘找婆家,外村人還高攀不上呢。”村民孫宗芬樂呵呵地說。
一個個事例豈止這些?從2015年5月起,該村18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住進了幸福院,年齡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65歲。在這里,一家人其樂融融,一日三餐,花樣眾多。在這里,享受家的溫暖,衣食無憂;在這里,11人組成的演出隊不定期演出,過足了戲癮。在廚房,院長裴現英指著冰箱里的肉、魚等給記者一一介紹,臉上堆滿了笑容。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各級黨委政府在貢獻智慧,村“兩委”在貢獻智慧,村民們共享智慧村莊建設帶來的成果。智慧村長滿民心故事,像山里的石頭隨處可見;智慧村長滿民心故事,像生態(tài)農業(yè)示范園的葡萄數不勝數。
共融
“南水北調”調出前景
在東瓦莊村,集體開支超過上萬元,必須召開群眾代表大會,由集體決定;只要房前屋后雜草叢生,村民們會主動清除成為一種習慣;美麗鄉(xiāng)村開始后,該村僅用5天時間,30多戶村民就把違建徹底清除......一個個舉動的背后,體現了東瓦莊村的素質,詮釋了東瓦莊村的境界,彰顯了經營村莊如同經營家的理念。
“南水北調”就是典型的一個例子。打井找水,一直困擾著一代代東瓦莊村人,成為歷屆村“兩委”不懈追求的目標。數十年來,該村咬定一個目標不放松,在村北連續(xù)打了34眼井,不是出水量少,就是枯水井。而村南水源豐富,適宜打深水井澆地。2015年4月,村“兩委”提出了村南村北共融,加快產業(yè)調整步伐的思路,決定在村南打一眼深水井;通過鋪設兩條長達3000米的管道,實施南水北調。在群眾代表大會上,村南的村民代表卻不贊同。他們提出異議,這樣做代價太大,比平時打一眼井多花費13萬至14萬元。假如有這些錢,還不如投在其它公益事業(yè)上。通過開展大討論,大家統(tǒng)一了思想認識,明確了努力方向,就是村南村北共同發(fā)展,同頻共振?!澳纤闭{”工程竣工后,東瓦莊村以北土地結束了幾十年靠天吃飯的歷史,結束了依靠周邊村大侯莊、前范山村水源灌溉的歷史。
東瓦莊村人并未止步。通過借助國土部門政策,該村修建了一個蓄水池,實行太陽能提水灌溉土地。昔日的山坡地變成了水澆田。如今,他們又瞄準了發(fā)展高效農業(yè)的目標,生態(tài)農業(yè)示范園正有條不紊地快速推進。
共融生和諧,和諧促業(yè)興。一個頗具人氣、富有靈氣、充滿生氣的智慧村莊在世人的關注中,步穩(wěn)蹄急,堅實前行。
共存
記住鄉(xiāng)愁留住記憶
有人說,鄉(xiāng)愁是我們的靈魂;有人說,鄉(xiāng)愁是我們故土的方向標;有人說,鄉(xiāng)愁是黑夜里的一盞明燈;而在東瓦莊村人的眼里,鄉(xiāng)愁是培植產業(yè)、壯大集體積累的同時,不斷挖掘整理,讓文化資源生生不息。
打響文化名人牌。北宋理學家、教育家孫復一生飽讀六經,貫穿義理。但四舉開封府進士,均于科場失利,未能任官。32歲后,他退居泰山,專心于講學授徒近20年,人稱“泰山先生”。慶歷二年(1042年)范仲淹在朝實行新政,與富弼等推薦孫復,詔命之為國事監(jiān)直講。從此,他踏入仕途,宋仁宗對之多為禮敬。后因事遭貶。至和三年(1056年)乃被薦復官,后遷殿中丞。嘉佑二年(1057年)去世后,安葬于村東南。宋仁宗賜錢治喪,歐陽修為之撰墓志銘。為放大名人效應,使之納入智慧村莊建設內容,今年4月16日,該村出資專門為其立碑紀念。一個宣傳名人、挖掘軼事、見賢思齊的行動在全縣實施。
保護古樹留住鄉(xiāng)愁。在村西北有一棵古槐樹,約有500年的樹齡。整個樹干空洞,樹冠向四面伸展,幾乎覆蓋了整個道路。全村1780多人都對它有著特殊的情結,將其當作一個文化標志,甚至當作神靈來供奉、呵護它。
“一口古井,一間老屋,一棵大樹,就是村民心中的鄉(xiāng)愁。在今后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中,不僅要保護好這些鄉(xiāng)愁,還要開發(fā)利用好,讓村民享受鄉(xiāng)愁。”王興寶說。
從共享,到共融,到共存,智慧村莊——東瓦莊村名副其實。村“兩委”一班人深知: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夸獎;智慧是最管用的金鑰匙,實干是最權威的方法論。
聯(lián)系我們:
地址:東平縣東山路工商局院內三樓
郵箱:jrdpbs@163.com
電話:13854850406
小編個人微信及QQ:492534840
今日東平報歡迎廣大讀者踴躍投稿!
?。〞r政要聞)一版郵箱:dpbs001@163.com
?。ń洕劊┒驵]箱:dpbs002@163.com
?。ㄉ鐣P注)三版郵箱:dpbs003@163.com
?。ㄎ乃囍埃┧陌驵]箱:dpbs004@163.com
今日東平報官方微信郵箱:
jrdp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