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2-05 點此:1558次
更多關于德國法律免費訂閱哦:
不久前,德國一高等行政法院作出了這樣的一個生效判決:
在德國,受中國一胎/二胎政策不利影響的孩子(在本案中是一對中國父母的第四個孩子)是享有庇護權的。由于中國拒絕對超生子女進行戶口登記,就意味著孩子被完全的從社會中隔離出去了(沒有健康保險,沒有學校教育,也沒有旅行可能),這是對孩子的歧視(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客觀理由的不平等對待)。即便有可能通過繳納罰金的方式,給孩子進行戶口登記,但是卻也無法改變這點。因為就產生一個不平等對待的事實原因來說,繳納罰款的這個方式既非合適,亦非適當。
(2016年9月14日德國曼海姆行政法院的生效判決)
前言
在這個判決之前,也曾有來自中國的父母為其在中國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而超生的子女申請德國的庇護居留。然而,德國法院該類案件中并未承認超生子女在德國的庇護權。如果考慮到德國法院在此類案件中所持有的一貫態度,曼海姆行政法院承認中國超生子女德國享有庇護權的態度,無疑就具有著“創新性”。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更需要了解曼海姆法院是基于什么樣的理由,而得出這個判決結果。在對此案的判決理由做簡要綜述前,我們一開始就明確指出這兩個事實:
第一,以下將會提及判決理由是德國曼海姆法院所持有的觀點,而不是我們。
第二,德國曼海姆行政法院作出判決的雖然承認中國超生子女在德國享有庇護權。但是這個法院只是德國的一個高等法院,而不是德國最高法院。這就意味著,此判決結果并不是對全德法院以后在類似案件都是必然適用的。適用范圍上的不確定性,就要求如果有人打算引用這個判決結果,比如為了獲得德國庇護居留權,而采用生更多的孩子的做法上,則要慎之又慎。
本案背景
提起行政訴訟孩子的父母具有中國國籍,來自福建,在德國提出庇護申請,但最終被拒絕。孩子的父親沒有參加過任何職業培訓,在德國餐飲行業工作(最低工資)。孩子的母親因為一次交通事故,喪失了工作能力。
在孩子的父母來到德國前,他們在中國就已經有一個孩子。這個孩子被留在了中國。孩子的父母來到德國后,先后又有三個孩子出生。這三個孩子都被留在了德國,并提出了庇護申請。
一審法院拒絕了庇護申請,二審法院卻批準了此申請。二審法院在這個案件中也采用了庇護法中通常的利益權衡。但是卻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目的和結果,參考當前西方媒體的觀點,予以了評析。鑒于篇幅的原因,就判決理由的詳細內容,本文無法一一重復,因此下面的內容僅限于對曼海姆法院做出承認中國超生子女在德國享有庇護權基本思路的介紹。
判決理由
首先,法院介紹中國計劃生育近年來從原來的一胎政策到二胎政策的新發展,并就一胎政策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予以了列舉。其中重要的比如就有:1)人口老化問題,以及其所帶來的居民勞動力比例的大幅下降。2)新生兒比例在中國某些城市已經是處于世界最低的水平,即便是在廣袤的農村,依該法庭所掌握的資料來看,其平均比例也只有1.6。一個國家人口存續所要求的最低新生兒比例是2.1個孩子。依照這個標準,中國新生兒比例甚至是低于該要求的。長期而言,新生兒比例過低,將可能成為中國人口持續發展的巨大阻礙。中國的生育政策從一胎發展為現在的二胎政策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中國之前在某些地區對于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個人曾采用了強制墮胎或者絕育。近年來這種做法越來越少。但是依然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是:超生子女的父母需要向地方政府繳納一筆罰款。其數額往往是如此之高,以至于相關個人根本無法負擔或者是難以負擔。一旦罰金超出孩子的父母所能承受的范圍,那么極可能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超生的孩子將無法進行戶口登記,而成為“黑戶”。他們無法獲得教育,進入社會醫療保險系統,進行住址登記,接受工作,自由旅行,更無法完成法定的婚姻登記。
在本案的情況下,如果法庭拒絕這家人就超生孩子享有德國庇護權的申請,那么當他們返回中國就會面臨上面提及的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時的“罰款”處罰措施。根據福建省相關的規定,這個家庭需要向政府繳納平均年收入兩到六倍的超生罰款。這是一筆這個家庭難以承擔的巨款。在這種情況下,就存在著超生孩子無法在中國進行戶口登記的極大可能。不能進行戶口登記,超生的孩子根本無法進入社會體系,被社會承認,會被從“社會秩序中隔離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就構成了享有德國庇護權的“理由”:個人被團體視為是“多余的”。
結語
自從18世紀現代國家產生以來,國家的權力在持續強化。在中西文化語境下,對國家和個人之間關系的解讀上可能各有側重,但是正如曼海姆法院在該判決中提及的那樣,當一個國家在對本國人口出生政策進行控制的時候,需要意識到這項政策是對公民自身繁衍自由決定權的巨大限制。因此在實行的時候,既要考慮到其必要性,還要考慮到其適用的比例。如果一個國家對個人基本權利的限制和干涉,即非必要,又非恰當,并且在結果上是不利于社會的,那么此類國家干涉措施就不能被合法化。在這里就存在著相關當事人適用德國庇護法之事由。
免責聲明:請注意,以上內容不保證其完整性和正確性。以上內容并不能取代單個案件中的法律建議。就此請您聯系我們。
我們的優勢
宋能倍律師事務所在過去的12年中致力于為在德之中資企業提供專業經濟法方面的咨詢。咨詢范圍涉及到從公司設立到公司進行日常業務的各個領域。從小型私人企業到大型國有企業都是我們事務所的客戶。我們希望與您建立持久并且相互信賴的長期合作關系!
為此,我們的團隊由具有長期從業經驗的,持有德國律師職業資格的中國和德國專業律師組成。我們了解中國企業文化,并能夠幫助您成功地融入德國及歐洲的經濟及法律生活中。
主要服務領域
建立公司
公司、分公司、辦事處;公司結構以及注冊地點;虛擬辦公室
居留許可
投資者、法人總經理、雇員、家庭團聚、大學生的居留許可;藍卡;入境簽證、延簽、永久居留;商業計劃
完整稅務服務
財務薄記和員工工資;年終報表、公司報稅;外派人員的報稅和社會保險;海關程序
房地產
購買和租賃;
勞動法
擬定合同;合同解約、合同賠償;勞動關系變更
債權債務
商業合作伙伴的財務狀況;監督商業合作伙伴;債權管理
貿易
擬定合同,一般合同條款;質保;運輸;產品認證;商業代理;電子商務
商標,設計,專利,行業競爭
注冊、轉讓、許可、監督;展會陪同;警告和臨時禁令程序
爭議案件
庭外調解談判以及和解;仲裁和法院程序代理
刑法
經濟法和稅法中的刑事案件
聯系方式
杜塞爾多夫總部
Rechtsanwaltskanzlei Sonnenberg
Sternstr. 67 40479 Düsseldorf
電話:+49 211 51 369 108 (德英)
+49 211 51369 178 (中文)
傳真:+49 211 51 369 278
Email: info@ra-sonnenberg.de
(電車706/707、巴士722直達Marienhostipal站)
上海辦公室
宋能倍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325號
嘉匯國際廣場A座2211室
電話:+86 21 346 99 858 (中德英)
傳真:+86 21 346 99 858 轉8008
Email: xy@ra-sonnenberg.de
(地鐵四號線上海體育場站4號口)
更多關于德國法律免費訂閱哦:
感謝您關注德國《華商報》
公眾號“德國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