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3-27 點此:1266次
13天前,86版《西游記》導演楊潔度過了自己88歲的生日。
4月15日,這位中國第一代電視女導演因病去世,享年88歲。
看到六小齡童發的微博,一時間,心塞到不行。
西游記火了30年
卻一直是她的痛
“悄悄問圣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說什么王權富貴,怕什么戒律清規”,《西游記》上映至今30余年,重播超過3000次,甚至多次被當作國禮送出,成為無可超越的經典。
作為這一系列成就的幕后功臣,導演楊潔卻在2013年接受采訪時說:《西游記》是我心中永遠的一個結、一個痛,十年我沒看過它。
當年拍攝《西游記》有多難?一臺攝像機、短缺的經費、稀缺的演員、技術的缺乏……6年拼盡洪荒之力,堪比唐僧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難。
當年內心想拍《紅樓夢》的她,卻被領導問,你敢拍《西游記》嗎?
沉默之后,她仍回:有錢就敢!
萬萬沒想到,因為這句話,楊潔付出了生命中的6年時光,自己和劇組其他人的后半輩子,從此和這部著作永遠捆綁在一起。
很少有人相信,這樣一部被時代銘記的精品劇作,資金和物資卻始終短缺。
楊潔曾經到日本NHK電視臺交流,被同行先進的攝影棚震驚了。日本同行問,《西游記》機位角度很多變,你用了幾臺機器?楊潔答復“一臺”(而且還是沒法準確對焦的攝像機),日本人幾乎不敢相信。
為了找到適合扮演孫悟空的演員,楊潔先后拜訪過很多猴戲名家,卻屢遭拒絕。在六小齡童父親的軟磨硬泡之下,她才答應讓章金萊(六小齡童)出演美猴王角色。
拍到一半沒錢了,領導讓她拍個結尾就行,她卻一再堅持要拍完,跟領導吵得很厲害。電視臺不提供資金,她多次請求央視準許引入外部資金,到處籌錢才拍完全部25集。
因為劇組太窮,楊潔常常恨不得一個演員串場演出十個角色。讓人感到驚喜的是,偏偏同一個演員的每一個角色都性格超級鮮明,讓你永遠不會感覺跳戲。
光閆懷禮老師一個人就出演了太上老君,千里眼,西海龍王等9個角色。
飾演蜈蚣精的李鴻昌老師更是身兼制片,場務加群演等多重身份——哪有需要他就在哪兒。
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制片人,領導就直接讓她兼任,所以楊潔不僅要拍戲、做后期、改劇本,還要負責劇組經濟上的統籌。
6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西游記》終于拍攝完成。然而為了拍攝這部劇,楊潔幾乎透支了自己的身體。
其實楊潔的身體一直不好,24歲時患了肺病動過大手術,切掉了幾根肋骨。她不顧身體安危,工作上一直非常玩命。
“我只想今生,不想來世?!?/p>
1929年出生在湖北的的楊潔,和現在不少文藝少女一樣,熱衷電影,喜好文字,先后在《華西日報》上發表小說《禁閉室的女性》和《他有什么罪》。
進入大學之后,楊潔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被組織分配到文工隊當演員,最早的工作是當廣播員。1949年6月2日晚,正是楊潔向青島市人民發出了第一條“青島解放”的消息。
在青島的時候,楊潔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兩周前剛剛去世的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周傳基先生。這段婚姻并沒有持續多久,因為二人背景差距過大,時常伴隨著矛盾和阻力,兩人最終被迫選擇離婚。
▲周傳基和楊潔的結婚照,攝于青島中山公園,來自周傳基微博
在那樣的年代,離婚還是十分罕見的事情,需要巨大的膽魄,但四處的風言風語,并沒有阻礙楊潔改變自己的心意。
1958年,楊潔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調到中央電視臺,3年后專門負責電視戲曲節目,由她執導的京劇《香羅帕》曾被評選為全國優秀電視文藝節目。
如果說離婚是一件膽大妄為的事情,那么姐弟戀在當時應該是驚世駭俗了。
調到北京后,年近40歲的楊潔與剛從部隊轉業的同鄉王崇秋相識。這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讓她深感意外:她的觀點,他能理解;她的牢騷,他有同感。
1969年,楊潔與王崇秋結婚?!段饔斡洝放臄z過程中,王崇秋擔任攝像一職,正像楊潔所說,如果沒有王崇秋,《西游記》可能拍不出后來的效果。
因為經費少、安全措施不到位,有一次王崇秋抱著攝像機躺在地上,拍攝沙僧舉著禪杖飛過來的仰視鏡頭。結果鋼絲斷裂,導致他被演員撞暈。
為了拍好萬馬奔騰的場面畫面,王崇秋一動不動地握著鏡頭,一只有毒的馬蠅叮在他手上,導致后來感染化膿。
工作上,王崇秋為《西游記》拍攝了1萬多個精彩鏡頭;在生活中,王崇秋是楊潔的醫生、護士、司機、保姆、秘書、廚師。近幾年,夫妻倆先后參與錄制過《魯豫有約》《讀書》《回聲嘹亮》等電視節目,每次錄節目的時候,王崇秋對妻子的體貼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遺忘
大概是現代人最擅長的事情
86版《西游記》成為國人經典,劇中的對白和音樂一直被傳唱至今。但與銀幕上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鏡頭之外的艱辛近幾年才逐漸被人知曉,而劇組成員多舛的命運更是甚少見諸報端。
戲中那匹帥氣的白龍馬,陪伴了不少人的童年。它原本是一匹赫赫有名的軍馬,因為劇組的青睞,它被除去軍籍,以800元的價格轉讓。
據媒體報道,“白龍馬”不僅上鏡、聽話,還極富靈性。劇中有一幕白龍馬救唐僧的戲,這匹小白馬和豬八戒的扮演者馬德華演了一場對手戲。無需刻意指導,點頭、抬頭,咬住豬八戒的衣服,再加上畫外音,一切看起來天衣無縫。
然而等拍攝結束后,這匹盡職的白龍馬被當做道具,和所有的布景、服裝一起運到無錫,被人冠以“西游記白龍馬”的身份,只要出錢就能合影騎駕。白龍馬最終于1997年死去,沒有人知道確切日期,也沒有人知道埋葬位置,更沒有幾個人知道它曾經是那匹翻山越嶺的白龍馬。
其實別說是一匹馬,就連《西游記》里的演員也早已經漸漸被人遺忘。
2009年4月12日,沙僧的扮演者、知名演員閆懷禮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去世。參演《西游記》時,閆懷禮一人兼飾的角色之多,曾經創下演藝紀錄,但因為作風樸實低調,他的訃聞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視。
六小齡童在參加閆懷禮葬禮時說:“他(閆懷禮)那個人特別真誠、熱情、善良。我和‘八戒’經常作弄他也沒有脾氣,總是笑呵呵的。”事實上,4月12日原本是六小齡童的生日,自閆懷禮去世后,他再也沒有在這一天為自己慶生。
逝者已矣,生者亦在被遺忘和存在感之間徘徊掙扎。2016年8月,一場眾籌活動在網上掀起一股懷舊熱潮,發起人許鏡清是《西游記》音樂的原作者,但直到眾籌開始后,更多的人才意識到,《西游記》火了30年,許鏡清從中獲得的版權報酬卻微乎其微。
在媒體關注和網友支持下,許鏡清苦等幾十年的“西游記主題音樂會”于去年12月初在北京上演。圓夢成功之時,老人不禁熱淚縱橫:這是為西游記音樂默默奉獻一生的一把辛酸淚,一首史詩般的泣歌,一部不亞于九九八十一難、歷盡千險萬難的西游記。
楊潔曾經說過,遺忘大概是現代人最擅長的事。生前亮相《藝術人生》和西游記劇組再聚首時,她曾經引用普希金的詩句作結:“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讓我們把那段日子牢牢地記在心坎里,當作親切的懷念,因為這是一段緣分?!?/p>
然而再怎么難以釋懷,也阻擋不了一代經典的創造者們淡出或離開的腳步。生活中總該有些東西不能被忘記,至少我們可以選擇不忘記。
不忘記那個面對困難、專注精品的時代,不忘記那個為我們帶來《西游記》這部偉大作品的偉大女人。
說說《西游記》中
你最喜歡的一個角色
來源:網絡
// 嘉魚本土最有態度的原創公眾號,記得關注哦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