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欧洲-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亚洲国产片-亚洲国产片高清在线观看-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夜天战-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视频

歡迎訪問弘鋒機械官網(wǎng)

專注液壓升降貨梯生產(chǎn)定制20年

產(chǎn)品質(zhì)量有保 售后7×24小時服務(wù)

24小時咨詢熱線:15662672636
聯(lián)系我們
tel24小時咨詢熱線: 15662672636

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qū)

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正文

新聞資訊

大連家用電梯(大連關(guān)于電梯費用的規(guī)定)

發(fā)布時間:2025-04-03 點此:695次

  

  來源:撲克投資家(puoketrader)綜合,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11月28日,一個已經(jīng)被忘卻了很久的日子,但是撲克投資家卻一直覺得這個日子值得每一個投機者去銘記與反思,因為這一天,是一個偉大的投機者隕落的日子。

  美國紐約,1940年11月28日一個平淡無奇的星期四,下午4時30分,一位留著右偏分金色頭發(fā)、衣著考究但神情有些恍惚的老年男子走進第五大道745號的雪梨·荷蘭酒店(Sherry Netherland),在熟悉的座位上坐了約摸1個小時,并拿出紙筆寫了些什么后,他穿過酒吧大廳走進衣帽間。

  “砰!”

  金發(fā)男子掏出他那把1928年買的柯爾特自動手槍,對準自己的右耳摳動扳機,在隨后亂作一團的衣帽間里,他當場死亡。

  杰西·利維摩爾(JesseLivermore,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上世紀全球最大股災(zāi)——1929年華爾街股市崩盤最大贏家。一片叫罵和哀嚎聲中,他將1億美元攬入懷中——當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財政收入只有40.33億美元。

  以2013財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財政收入2.774萬億美元折算,利維摩爾1929年的獲利相當于今天的687.83億美元,這樣的成績甚至時下最富盛名的金融投機家喬治·索羅斯也難以望其項背——其40年投機生涯個人累計凈資產(chǎn)還不到150億美元。

  實際上,利維摩爾的獲利,也超過了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和“股神”沃倫·巴菲特的凈資產(chǎn)總額。在2013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蓋茨的凈資產(chǎn)為670億美元,巴菲特只有535億美元。

  正是利維摩爾這位彪炳人類投機史的“大人物”,本可安然度過“大蕭條”,但巔峰11年過后,他卻選擇了自殺,更令人回味的是,又10年,他重新被記起。

  縱然利維摩爾一生四次起落、每每跌倒后都能從失敗中完善自己,并最終斬獲1929年財富桂冠,但生于美國“黃色新聞”時期,他的努力自修與再造,并不被世人所承認,更多時候,世人只是羨慕他的巨大成功,卻從未認可他付出的辛酸和汗水。

  人們警告他、詆毀他、中傷他、威脅他,但是利維摩爾卻說他喜歡孤獨。孤獨過后,那是人類誕生以來,亙古未有最牛操盤手的一聲嘆息。

  身穿倫敦薩維爾街私人定制的黑色西服,口袋中裝著一把由金鏈子牽引的金色小刀,鏈子的另一頭則是一支金色鉛筆;短而整齊的金色頭發(fā)一塵不染,皮膚白皙一臉嚴肅,守時、沉默而神秘。

  上世紀20年代多數(shù)時間里,利維摩爾都以這樣的形象示人,但是在公眾眼中,他卻是一個導(dǎo)致市場下跌,十惡不赦的“大空頭”、“大混蛋”。

  1922年,《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作者埃德溫·拉斐爾第一次采訪利維摩爾,拉斐爾的第一個問題便是,人們認為上周五的股市崩盤是他放空所致,問他有什么看法,他回答說,他從未打壓過市場,崩盤是市場本身造成的。

  即便是1929年大崩盤,又與利維摩爾何干?他不過是判斷對了市場方向,早在崩盤前他就發(fā)現(xiàn),世界大宗商品價格在下行,龍頭股開始滯漲,公司銷售收入下滑、借貸問題頻發(fā)——接近于諾獎得主、美國經(jīng)濟學(xué)家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的研究,而按照今天業(yè)內(nèi)的觀點,他不過是順勢而為。

  拉斐爾對當時利維摩爾的印象則是:“他臉上表現(xiàn)出來的是真正的沉著冷靜,而不是故作姿態(tài)。”

  但是,作為“華爾街巨熊”、“華爾街獨狼”的利維摩爾,其“惡名”早已有之。

  1901年利維摩爾與新婚妻子從歐洲回來,因攜帶了價值12000美元的珠寶而卷入“關(guān)稅風波”,《紐約世界報》調(diào)查說,該投機客早就在股市里賺取了300萬美元。

  《紐約世界報》,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利策獎締造者約瑟夫·普利策的報紙,當時也不得不以“黃色新聞”與其他報紙競爭。口口聲聲標榜著“人民”,生產(chǎn)的卻是駭人聽聞、華而不實、刺激人心的新聞,人生重大問題成為廉價鬧劇,這便是“黃色新聞”的特色,并影響至今。

  身處如此新聞時代,利維摩爾無法幸免。

  在當時的報紙上,利維摩爾不是一個屢敗屢戰(zhàn)的聰明投資者,而是如雅各布·利特爾、杰伊·古爾德那樣臭名昭著的“做空者”,而他屢次賺到“大錢”,自然是新聞炒作的好題材。

  利維摩爾的確不是一個“做空者”。上世紀20年代美國牛市時期,是他事業(yè)和家庭最為得意的時期,在此前3次破產(chǎn)教訓(xùn)的基礎(chǔ)上,他完善了交易體系,他的財富不斷增長,并且再次結(jié)婚,還有了2個兒子。

  “就我個人來講,我更喜歡做多。做多富有建設(shè)性,與他人共享繁華,不失為一件有意義的事。大眾對做空充滿敵意。”利維摩爾說。

  利維摩爾也不是一個蠢貨。早在1908年,他因聽信“棉花大王”做多棉花破產(chǎn),此后,他就再也不相信所謂內(nèi)幕消息,他靠的就是他自己。1917年他建了一個50萬美元的信托基金——即使再破產(chǎn)他也不會再窮了。

  他更不是一個無恥之徒。每次東山再起后,他皆悉數(shù)還清欠債,哪怕債主已然忘記。

  盡管如此,當時的報紙上,依然還是那個“空頭”利維摩爾,僅是《紐約時報》,1917年~1940年之間,便至少有15篇對他“不懷好意”的報道,“巨熊”、“獨狼”成為他的代名詞。

  專注于股市之外,利維摩爾應(yīng)付媒體的能力如此之弱,以至于1922年6月29日,當《紐約時報》記者詢問他一條謠傳時,他只回應(yīng)說,他不證實也不否認,記者問他為什么,他說:“因為我不想破壞一個好笑話。”

  當1929年股災(zāi)發(fā)生,遠在倫敦的大眾報刊,也在樂此不疲地夸大紐約股市的各種慘狀,甚至《經(jīng)濟學(xué)人》駐美記者也要發(fā)文抗議,已經(jīng)被夸張渲染了28年的利維摩爾,其輿論處境可想而知。

  在利維摩爾最為成功的一年,他絲毫感受不到他的成功。

  1929年10月29日早上7點20分,如往常一樣,利維摩爾坐上他那輛黑色的勞斯萊斯轎車,離開位于長島納蘇郡北岸的豪宅,一路綠燈抵達紐約第五大道730號的赫克歇爾(Heckscher)大廈,再坐上私人電梯直達頂層18樓,穿過會客廳和會議室,最后走入最里面的辦公室。

大連家用電梯(大連關(guān)于電梯費用的規(guī)定)

  這是利維摩爾平靜的一天。早在此前數(shù)月,他已動用了超過100名經(jīng)紀人,悄悄放空了手中所有的股票,當天他累計獲利已超過1億美元。

  而在窗外,紐約股市已徹底崩潰。繼28日下跌13%,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這天再跌22%,《繁華》雜志封面說:“華爾街摔了一個大跟頭。”而至1932年7月9日,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收于41.22點,較1929年跌幅達89%。

  但當晚利維摩爾回到家,見到的場景卻讓他大吃一驚。他的第二任妻子、漂亮演員的多蘿西與兩個兒子——小杰西·利維摩爾和保羅·利維摩爾不見蹤影,房間則如洗劫了一般。

  在司機的公寓里,利維摩爾找到了多蘿西和兩個孩子。白天有關(guān)丈夫的各種廣播嚇壞了多蘿西,她甚至沒有給丈夫一個擁抱。

  進入1930年代,媒體之外,家庭成為利維摩爾的夢魘。

  妻子和丈母娘不斷要錢,卻只是在裝修各式的房子。孩子們被送去學(xué)校后,利維摩爾開始頻繁出入紐約夜場,而他對漂亮女人又沒有抵抗力,他有了情婦,飲酒過度的多蘿西,也找了一個英俊的電影明星情人。

  1931年,利維摩爾第二次婚姻結(jié)束,他的兩個兒子,則由醉鬼母親監(jiān)護。他任由前妻以幾乎1折的價錢賣掉了他們曾經(jīng)居住的豪宅,并給了她一個價值100萬美元的金融產(chǎn)品組合。

  1935年11月,酒醉后的多蘿西拿著一桿獵槍打傷了利維摩爾最喜愛的大兒子,他不得不通過訴訟,堅決要回了孩子們的監(jiān)護權(quán),而他于1933年迎娶的第三任妻子則是個寡婦,她的前四任丈夫均自殺身亡。

  離婚后的5年里,利維摩爾諸事不利。因錯判行情投資失利,1934年3月5日他申請破產(chǎn)。而此前的1933年,新《證券交易法》又對他的交易體系提出了新挑戰(zhàn),但他已無法專注于投資。

  在利維摩爾生命的最后幾年,可能唯一讓他真正開心的是1936年,他在長島海峽釣到了一條重達486磅的旗魚。而出現(xiàn)在朋友面前的他,更多的時間里,是他那呆滯而恍惚的表情。

  媒體對利維摩爾“空頭”形象多年來的持續(xù)渲染,也讓他難以被美國主流社會所承認。

  早在1907年,利維摩爾便已與美國金融巨擘JP·摩根有過“交集”,當年10月14日,華爾街發(fā)生銀行兌付危機。

  利維摩爾感覺這一天他當上了“國王”,因為即便是他所敬重的摩根,也不得不托人告知他不要做空。彼時,他感覺他正和摩根并肩作戰(zhàn)、共救國難,而非一個被唾罵、被誤解的空頭。

  但是,在摩根的傳記里,所謂的“告知”,更像是摩根的一個警告。

  話說當天亂作一團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官員求助摩根,摩根在5分鐘內(nèi)籌集了2700萬美元同時,“摩根還放出話說,任何試圖在此時做空股票賺錢的人,會受到‘適當?shù)年P(guān)注’。”美國金融史家約翰·S·戈登在其作品中說。

  以摩根的性格和經(jīng)驗,他絕不會是一個向空頭求情的人。當時摩根更關(guān)注的是銀行的擠兌風潮,以及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而非危機之前的股市做空行為,在摩根傳記中,更是絲毫未提及做空者。

  1907年的摩根,扮演的是美國“中央銀行”和“救世主”的角色。盡管當時患有重感冒,但摩根每天仍然工作19個小時,而與其會談的人,也多是以銀行家為代表的主流金融家。

  那年利維摩爾只有30歲,而摩根已年過七旬,并早已奠定了美國金融業(yè)“摩西”的地位。利維摩爾描述摩根說:“他是一位勇士,銀行家們都無法與他相比。”

  1929年股災(zāi)發(fā)生之前,除了利維摩爾,賣出股票的,還有大通國民銀行總裁阿爾伯特·威金,以及華爾街一家零股交易經(jīng)濟公司的合伙人羅蘭·斯特萊斯等等,但是利維摩爾卻最終成為股災(zāi)的“替罪羊”——僅僅是因為他判斷對了市場方向,并敢于大膽下注,光明正大地成為了當年最大的獲利者。

  而當1933年10月31日,威金這樣一個涉嫌“老鼠倉”的人,在美國參議院銀行與貨幣委員會面前承認,其在股市暴跌前1個月,開始賣空大通國民銀行股票,并引發(fā)公眾關(guān)注時,利維摩爾這位1929年的超級贏家,至今難覓其在金融正史中的地位。

  1939年底,在小杰西的勸說下,利維摩爾將其48年的交易經(jīng)驗寫成書——《如何交易股票》(《How to trade in stocks 》),但這本書銷量不佳。沒有人喜歡看一個失敗者寫的書。

  1940年11月28日,受夠了這世間一切,被指責為是導(dǎo)致1929年股災(zāi)主要原因之一、曾被J·P·摩根警告過不要做空的、曾被約瑟夫·普利策的《紐約世界報》調(diào)查過的、馬薩諸塞州一個貧窮農(nóng)夫之子、一生四起四落華爾街最頑強的投機者、失去熊爪的“華爾街巨熊”杰西·利維摩爾開槍自殺,永遠作別了這個世界。

  利維摩爾自殺2年后,從1937年再次邁入熊途的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在1942年4月28日創(chuàng)下92.69點的新低點,調(diào)整幅度高達53%,至此,“大蕭條”第二熊市見底,隨著盟軍在歐洲的節(jié)節(jié)勝利,美國股市再次邁向牛途。

  上世紀50年代,《股票作手回憶錄》再次被發(fā)掘,一些基金經(jīng)理人開始賺錢,利維摩爾曾經(jīng)賣不出去的書——《如何交易股票》重出江湖。

  美國《投資者商報》創(chuàng)始人威廉·歐奈爾回憶說,1960年由于第一版《股票作手回憶錄》銷售緊俏,他不得不花50美元來購買。后來他還送了一本給杰瑞·蔡——富達基金的一名高級經(jīng)理人。

  杰瑞·蔡,華爾街最有江湖地位的華人操盤手,也正是在蔡的帶領(lǐng)下,富達基金逐漸走向成功。

  上世紀70年代,蔡退休之際,提拔了一個美國大兵出身的年輕人擔任富達旗下麥哲倫基金的主管,在隨后的13年,這個年輕人將麥哲倫基金從2000萬美元拓展至140億美元的規(guī)模,年平均復(fù)利報酬率高達29.2%,而這個年輕人,就是彼得·林奇。

  而國內(nèi)的經(jīng)典必讀書籍,青澤先生寫的《十年一夢》中,同樣用很長的一段篇幅去論述了利維摩爾對他操作和成長過程的影響,重溫這些百讀不厭的文字,不管是對市場的判斷,還是對趨勢的把握,都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延伸閱讀:

  《十年一夢》:杰西里費默(JesseLivermore)——我的精神導(dǎo)師(文 | 青澤)

  從1993年到1998年,我在股票、期貨交易中一直只靠自己的摸索,在市場中猛打猛沖,無意中重復(fù)著歷史上無數(shù)的投機者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代價慘重,所獲卻甚少。

  1998年,偶然見到20世紀初一代投機大師杰西里費默(JesseLivermore)的《股票大師回憶錄》一書,我驚呆了,我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世上竟有如此這樣的人物,在市場交易中有這般神奇的經(jīng)歷。我仿佛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精神導(dǎo)師

  在1994年到1998年的期貨交易中,我對市場的認識是非常膚淺、感性、混亂的。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短視

  我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集中在預(yù)測市場短期價格變化上。無論是1994年底到1995年5月,我在上海國債期貨的交易中,每天盤內(nèi)殺進殺出,還是在1997年初的海南橡膠操作中,以兩三天為一個交易周期,我都是憑著自己的本能、感覺,與測試長短期非常細小的變化,或者是一兩天的價格波動。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一點點,希望把握短時間內(nèi)的市場走勢。

  那幾年,我最渴望抓住的是市場一天之內(nèi)盤中的變化;其次是第二天的市場變化;再次才是下周行情的變化。對更遠的市場運動,我既沒有能力去分析,也沒有興趣去判斷。顯然,那一段時間,我對市場的這種認識只是一些局部的看法,搞不清市場的全貌,沒有從全局、宏觀上把握市場走勢的能力。

  里費默告訴我,我這種打游擊式的短線交易方法,企圖在短期波動中獲取更高的利潤,卻往往是一種代價昂貴的辦法。我想快一點成功,什么錢都想賺,其實卻離目標越來越遠,反而更慢。里費默說:

  (投機者)“不能醉心于對當前股市下注押寶,而應(yīng)從更廣的角度來預(yù)測其變化。”

  “一個生意人應(yīng)該像一個職業(yè)億萬大玩家那樣做,也就是說,他應(yīng)該看遠一點,而不是只注意眼前那么一點。”

  2.我對市場趨勢產(chǎn)生、持續(xù)的必然性沒有深刻的了解

  在接觸里費默的書以前,我對期貨市場波瀾壯闊的大趨勢產(chǎn)生、持續(xù)的原因并不了解。也許這和早期國內(nèi)期貨市場頻繁的價格操縱、一次又一次的多逼空、空逼多的特殊市場狀況有關(guān)。

  在我的想象中,市場趨勢就是主力資金人為制造出來的,沒有什么規(guī)律性和必然性,完全是一種偶然的變化。我沒有看到基本面因素、供求關(guān)系制約,有其深刻的內(nèi)在原因和客觀性。

  思想上的糊涂必然會在一個人的行動中表現(xiàn)出來。在1995年到1998年的交易中,很多時候,市場趨勢剛剛開始上漲或者下跌,我就莫名其妙地擔心它會突然調(diào)頭,害怕它當天反轉(zhuǎn),把我逮個正著。

  我對市場走勢充滿驚恐,被自己虛妄的想象、莫名的情緒所困擾和折磨,對市場運動缺乏起碼的常識和理性分析能力。這是很荒唐的,對我的交易產(chǎn)生了嚴重的破壞。

  而里費默告訴我:

  “只要條件具備,股市該是牛市就是牛市,該是熊市就是熊市,誰也無法阻擋,因此,每個想賺錢的人必須估價條件是否具備。”

  “股市不可能達到其光輝耀眼的頂點,也不會突然以其相反的形式告終。”

  “無論大幅度波動的首次沖擊會帶來什么,它的持續(xù)性都不是資本家投資或詭計的操縱結(jié)果,而是依靠于基本條件,而且無論誰想抗衡,只要推動力允許,它都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廣泛、快速、持續(xù)的影響。”

  其實,市場趨勢單日反轉(zhuǎn)的情況也不是沒有,但是,在大多數(shù)時候,市場的轉(zhuǎn)勢一般都有一個過程。我把一些特殊的市場走勢、偶然的趨勢突然逆轉(zhuǎn)情況當作一種普遍的市場特征,而對非常普遍性的規(guī)律卻熟視無睹。

  里費默告訴我,這種認識是不對的。以前,因為我天天擔心市場趨勢會突然反轉(zhuǎn),那種想法使我在每天的交易中,就像背著一座大山,心理、精神壓力極大。里費默幫我卸下了這個沉重的包袱,讓我重新以一種理性的思維、目光和態(tài)度對待市場發(fā)生的一切,而不是像驚弓之鳥,整天憂心忡忡。

  現(xiàn)在,我能夠以一種不慌不忙的態(tài)度看待市場趨勢的變化,不像原來那樣一刻也坐不住,每天在交易中忙進忙出。

  市場正沿著古老的腳步前進,我著什么急?市場價格不會因為我的原因,漲得快一點、跌得慢一點。更不會因為我昨天做了多頭,今天就突然變成空頭市場。

  認識了市場趨勢產(chǎn)生、持續(xù)的必然性以后,我對自己的行動變得胸有成竹,我完全沒有必要匆匆行事。按照里費默的說法,“市場一定會對我的胃口的”。

  3.對股市長期趨勢和短期波動之間的關(guān)系,我的思維混亂

  市場趨勢的發(fā)展,并不完全是一帆風順的,中間難免包含著一次一次的反向運動。而且,有時候這種相反方向的上漲或者下跌的幅度還非常大。

  在1998年以前的交易中,我分不清市場的主流動向和短期大幅逆向運動之間的主次關(guān)系,對于市場短期走勢太敏感。每當熊市中出現(xiàn)無法避免的反彈走勢時,我就自己嚇唬自己,以為市場已經(jīng)轉(zhuǎn)勢了,牛市來了。

  反之,在牛市中,只要市場一出現(xiàn)調(diào)整行情,我都會懷疑、擔心是不是牛市已經(jīng)結(jié)束。顯然,這種對市場短期走勢過于敏感的觀察,往往分不清局部變化和整體趨勢之間的界限,從而,在思維和行動中陷入混亂。就像《道德箴言錄》的作者所說的:“過于關(guān)注小事情的人,往往對大事情一無所知”。

  里費默是這樣挖苦那些對市場變化過于敏感的短線炒手的:

  “市場稍一反彈,大多數(shù)人就開始認為牛市來了。”

  “在熊市中,股市經(jīng)過一場大幅的反彈以后,簡直是求人賣了它。可天哪,人們又開始談?wù)撆J辛恕!?/p>

  “一般來講,人們并不想知道市場是牛市還是熊市,他只希望確切地知道到底該買入什么,拋出什么。”

  “大多數(shù)人有著一種總是充滿希望的假想家的傾向。對于一個投機商來講,這種態(tài)度是致命的。”

  里費默自己是怎么做的呢?他說:

  “我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判斷到底投資的是什么股市上面。”

  “我從具體事件考慮到基本原則,從價格波動考慮到基本條件。”

  “我的偉大發(fā)現(xiàn)在于人必須研究總條件,衡量條件,由此能夠預(yù)知可能性。”

  “我已經(jīng)賣出10萬股,已經(jīng)看到股價會反彈,我已預(yù)料到這種情況會出現(xiàn),(如果我馬上獲利平倉)這樣我就可賺得100萬美元,然而我仍按兵不動,眼睜睜地看著50萬利潤消失,簡直沒有想過先買回拋出的股票,等股價反彈時再拋出去。

  因為那樣做,我就失去了位置(position),坐得住,一定會賺大錢,只有大的起落,你才會賺大錢。”

  “失去自己的位置(position)是誰都付不起的代價,甚至洛克菲勒。”

  4.我不清楚意外事件、消息對市場的意義和影響力

  在期貨交易中,投機者每時每刻都可能遇到意外事件,或者突發(fā)消息。空頭市場來了大利多消息,多頭市場來了大利空消息,等等。大多數(shù)投機者不會處理這樣的情況,沒有基本的原則以及相應(yīng)的應(yīng)對策略。

  在看過里費默的書以前,我也是這樣。這時候,我就很容易犯錯誤,自我人性中的恐懼和貪婪就會跑出來,讓我追漲殺跌或者低買高賣。結(jié)果,我在市場交易中總是受騙上當。

  舉一個最普通的例子,一個在國內(nèi)期貨市場從事銅、大豆交易的投機者,每天都必須面對倫敦銅和CBOT大豆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變化。

  假如我在牛市中買進了上海銅以后,偏偏當天晚上倫敦銅的走勢不爭氣,跌了2O美元,第二天我該怎么辦?是砍倉還是忍耐,等著市場后來的上漲?

  按照我以往的交易方式,在上海市場第二天必然跳低開盤的形勢下,我會感到自己太倒霉了,昨天剛剛買進,今天市場就下跌。因為擔心市場繼續(xù)沒完沒了地跌下去,我很可能一開盤就砍倉。

  表面上看,我的風險控制得很好,在交易出現(xiàn)虧損的情況下,及時采取止損措施。不是每一本期貨書上都這么說嗎,“最早的損失是最廉價的損失”,“如果你不能控制風險,早晚你就會被風險所控制”。

  而現(xiàn)在,我再也不會這么做了。面對有浮動虧損的交易,我不會簡單地一砍了之,只要我對市場走勢的戰(zhàn)略判斷沒有被證明為錯誤,我就會繼續(xù)持倉等待。原因有兩個:

  第一,里費默告訴我,一般情況下,牛市中利空的消息對市場只有短暫的影響,雨過天晴,市場就會回到上升的軌道,恢復(fù)漲勢。反之也是。所以,既然我的交易一開始就是順勢操作,就用不著過于擔心市場暫時的不利局面。耐心等待,忍一忍。

  第二,不能無原則地止損。我的經(jīng)驗告訴我,在期貨交易中,確實有些人因為沒有止損概念,在市場重大趨勢運動中,一次方向做反,導(dǎo)致全軍覆沒。所以,止損是期貨交易者最后的自我保護措施。但是,我發(fā)現(xiàn),在期貨交易中,更多的人的失敗,往往不是因為止損不及時、不果斷,或者是根本沒有采取止損措施,而是他們太過于頻繁地止損了。

  只要自己的交易出現(xiàn)一點點的浮動虧損,他們就惶惶不安,害怕?lián)p失不切實際地擴大。因為情緒、心理和精神等主觀的原因,無原則地止損、胡亂地止損,來回割肉。結(jié)果,許多方向正確的交易也讓投機者止損了。我認為,這是期貨交易中非常忌諱的,危害極大。

  根據(jù)里費默30年的交易經(jīng)驗,意外事件、消息的發(fā)生,往往是和市場阻力最小的方向,即趨勢方向一致的。在牛市里,人們會忽略熊勁,而關(guān)于牛的消息總是被夸大。反之也是。所以,大多數(shù)情況下,投機者面對不可避免將會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意外消息,選擇順勢交易,依然是最聰明的交易策略,往往更可能得到獎賞,而不是懲罰。就算利空和利多的消息發(fā)生的可能性各占50%,顯然,順勢交易也比逆市操作勝算大得多,處于更有利的地位。

  5.關(guān)于市場操縱問題

  是不是主力莊家真的可以為所欲為,打遍天下無敵手?

  原來我在市場交易中,惟主力馬首是瞻。也不管主力是順勢操作還是逆勢而為,我想當然地認為,無論他們怎么做,他們都肯定會贏,我和他們站在同一條戰(zhàn)壕,自然也能分享成功。

  里費默教育我,市場主力的行為是受制于環(huán)境的,逆勢操縱的市場主力,最后很可能要失敗,沒有好下場。

  里費默說:

  “長期以來,期貨的價格就不是被壟斷著的,而是由法定供求關(guān)系所決定的。”

  “任何操縱手段都不能把股價一直壓低并始終使之保持低價。”

  因為“知道實際價值的人會迅速買進而使你處于巨大的風險之中”。

  “因虛構(gòu)的理由來支持或反對期貨市場的某種趨勢,成功是暫時性的,因為最終獲勝的是事實。”

  “所有熊市中的牛操縱都注定是要失敗的。”

  “以整體股票市場走勢來說,不可能被操縱。但在單支股票上,過大的空盤量,即放空部位超過一定比例以后,做空——持有空頭部位是極為危險的,市場空頭可能被軋。早年內(nèi)線人士經(jīng)常軋空頭而大賺其錢。”

  并不是說里費默的這些話都是絕對真理,而是里費默給了我新的啟迪。他提醒我注意期貨市場價格變化背后最基本的原因——市場供求關(guān)系。這些話從一個職業(yè)投機家的口中說出,令我感到驚奇。

  在大學(xué)期間,我也學(xué)過不少經(jīng)濟學(xué)方面的課程,當然也知道一些經(jīng)濟學(xué)的基本原理。但是,這些理論在我進入國內(nèi)期貨市場以后,幾乎沒有任何用處。在我的印象中,期貨市場就是一個投機者之間相互搏殺的地方,市場主力完全可以操縱一切。

  無論是國債期貨、上海膠合板、蘇州紅小豆,還是海南咖啡,要么多逼空,要么空逼多,哪有什么經(jīng)濟規(guī)律在起作用?我原來以為,市場價格完全是錢堆出來的,誰錢多,誰就說了算,市場主力說漲就漲,說跌就跌,還有制約他們的東西嗎?顯然,我把早期國內(nèi)期貨市場特殊的混亂、無序狀態(tài)下的市場運動特性,當作了普遍、一般的東西。

  里費默讓我對市場的認識從原來的臆測、想象回到了理性、現(xiàn)實的軌道。市場主力也有他們的局限性,也要受制于經(jīng)濟規(guī)律。如果他們憑借資金優(yōu)勢,違背市場供求這個基本面,對抗市場大趨勢,失敗是早晚的事,是注定的。

  里費默的思想是對的,你看,國內(nèi)期貨市場早期的風云人物,現(xiàn)在還有幾個依然活躍在市場之中?從此以后,我在市場交易中,對違背大趨勢的主力操縱行為開始警惕,再也不輕率、盲目地追隨。因為明白了這一點,在后來許多次實戰(zhàn)交易中,我都受益匪淺。

  而且,因為里費默讓我了解了逆勢操縱的市場主力的悲劇命運,我順著這個思路開始研究,如果市場主力順勢操縱,情況會怎么樣呢?包括市場走勢的特點,市場主力的交易命運,等等。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研究很有收獲,從中找到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規(guī)律,可以直接為我的交易帶來可觀的利潤。

  二、交易策略

  1.關(guān)于短線交易和長線交易

  在看到里費默的書以前,我的交易策略雜亂無章、反復(fù)無常、互相矛盾。

  在1995年到1998年間,我在市場中主要是短線交易、日內(nèi)炒作,只在很短的時間,偶爾也做過幾次中線交易。我的主要交易策略剛好是里費默最反對的日內(nèi)短線交易方式。那時,我對短線交易的風險、危害、局限還沒有足夠的認識。

  里費默讓我重新思考,到底該怎么做期貨。他說:

  “盲目而頻繁的交易是造成華爾街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專業(yè)投資者中,也是這樣。但我必須做正確的選擇,我不能草率行事,所以我靜等著。我賺大錢的秘密就是我常常只是靜靜地坐著。”

  “有些華爾街的呆子,他們認為要不停地做交易。任何人都沒有足夠的理由,每天買賣股票。”

  “(賺大錢)不能靠看盤,而在于估價整個股市行情和走勢。”

  股票交易沒有杠桿效應(yīng),風險小,所以,從1993年到1995年的股票操作中,我做過很多次長線線交易,也取得過輝煌的業(yè)績。但是,在1994年底進入期貨市場以后,我?guī)缀鹾苌僮鲞^長線交易。

  1995年下半年,我在北京綠豆上做過一次中線交易,但是,那不是一種有意識的、事先計劃好的、自覺實施的交易策略,不是經(jīng)過深入研究以后深思熟慮的選擇,而是有一定的偶然性、自發(fā)性。這種交易策略和行為并不穩(wěn)定、持續(xù)、一貫。在偶爾嘗試了一下以后,我并不能堅持下去,在下一次的交易中,我會馬上改變主意,又回到短線交易的老路上。

  因為里費默的教育,后來,我逐漸擺脫短線交易的誘惑,開始有意識地從事中長線交易。里費默讓我從一個日內(nèi)交易者、短線交易者逐漸變成為一個中長線交易者,一個自覺的趨勢交易者。此后,我不再沉溺于短線交易,盡一切可能在綠豆、大豆、橡膠、銅市中尋找市場趨勢,順勢操作。

  2.關(guān)于試探―加碼的交易策略

  在投機資金的使用上,在1999年以前的期貨交易中,我是非常激進的。一旦我決定入市交易,往往是重倉出擊,完全是一種孤注一擲式的賭徒行為。

  當然,豪賭贏了,可以短時間賺大錢,但是一旦輸了,則會大傷元氣,陷入絕境。1995年,我在327國債期貨的大賭中僥幸成功,確實使我賺了大錢;但在1997年,我在海南橡膠R708的交易中,則身受其害。

  當我看到里費默的交易策略以后,我感覺自己原來的行為極其愚蠢。里費默徹底改變了我以往交易中那種要么大賺一筆,要么輸?shù)靡凰康挠薇康慕灰追椒āN覍W(xué)到了虧小錢、賺大錢的交易手法,這就是里費默的試探——加碼的交易策略。

  里費默認為,如果一個投機者看好市場,想買500股股票。他不應(yīng)該賭博式地一次性買入。假如他買了100股,結(jié)果立刻虧了,他就不應(yīng)該買更多。他應(yīng)該馬上看出自己錯了,至少暫時錯了。

  第一步走完以后,除非真的有利潤,否則不要采取第二步,觀察、等待,直到良好時機來臨時才重新開始。職業(yè)的投機家對猜測、賭博不感興趣,他只想要賺穩(wěn)妥的錢。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能夠贏的時候下大注,而輸?shù)臅r候只是虧了一點點探測性的賭注。

  假如通過分析,里費默認為棉花市場顯示出牛市的動向,他需要買入四五萬包多頭,他會先買入1萬包。如果市場比他最初買進1萬包時的價格漲了10個點,就再買1萬包。隨后如果他能得到2O點的利潤,就會再買2萬包。

  但是,如果他買了第1個1萬包或2萬包以后,出現(xiàn)虧損,他就賣出。因為他的判斷有可能錯了,市場走勢沒有如他所愿。也許只是暫時的錯誤,但是任何錯誤都不會有利潤,不能固執(zhí)己見地繼續(xù)蠻干。

  現(xiàn)在,我在期貨交易中,總把自己的投機資金分成三支部隊。如果我發(fā)現(xiàn)某個市場品種有利可圖,我就派出先頭部隊投石問路。情況不妙,立刻逃跑,損失往往不大。

  一旦市場走勢與我的預(yù)測相符,我的第一部分交易有了浮動贏利,而且市場表現(xiàn)良好,我就派出第二支部隊加碼。第三支部隊一直作為后備力量,很少動用。只有在我對市場走勢穩(wěn)操勝券,前面的交易已經(jīng)有了可觀的利潤的情況下,才偶爾讓它去做點錦上添花的事情。

  總之,里費默判定大趨勢、長線持倉的觀點,讓我在期貨交易中確立了投機優(yōu)勢,而試探——加碼的交易方法使我能在風險很小的情況下,更加完美地貫徹我領(lǐng)悟到的投機理念,獲取市場長期波動帶來的可觀利潤。

  三、精神態(tài)度

  一個新手和一個高手對待市場交易的態(tài)度肯定不同,投機者的精神態(tài)度和交易策略實際上是和他的市場認識水平密不可分的。在我早期的交易中,我對許多市場的重大原則問題沒有系統(tǒng)、深刻的認識,包括對市場趨勢產(chǎn)生的原因、市場趨勢的持續(xù)性和長期性、意外事件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市場是否能被主力完全操縱等問題。

  在無知或者說所知甚少的狀態(tài)下,一個人的交易策略會高明到哪里去呢?一個人又怎么可能有什么理智的精神態(tài)度呢?

  在1999年前的幾年時間里,每天一大早,我就抱著急于發(fā)財?shù)哪铑^,滿懷希望,匆匆忙忙地趕往期貨公司。一坐到行情顯示屏面前,我就頂不住市場的巨大誘惑,沖動、急躁、盲目地開倉、平倉,忙忙碌碌。

  一旦交易出現(xiàn)虧損,我會執(zhí)迷不悟、心存僥幸,眼瞧著損失一點一點地擴大,我的情緒也跟著跌入低谷。而在交易出現(xiàn)贏利時,又會自我膨脹,充滿幻想,喪失基本的常識和理性。到收市時,我往往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大量的體力、精力、感情耗費在一些我現(xiàn)在看來毫無價值的事情上。

  不,那時我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毫無價值,簡直是在自殺、自我毀滅。

  是里費默,把我,一個正在走向一條通向地獄道路上的人拉了回來。

  為什么一個人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判斷市場的大勢方向上?里費默告訴我:

  多頭市場股票價格大幅度的上升,空頭市場劇烈的下跌,都不是由于個別投機家人為操縱的結(jié)果,而是由基本的經(jīng)濟形勢、經(jīng)濟因素決定的。多頭市場或空頭市場的氣候一旦形成,它就有自身的巨大力量,任何人都不能阻擋它前進的步伐。除了個別例外,牛市中所有股票都會上漲,熊市中所有股票都會下跌,這是市場的普遍規(guī)律。

  如何看待、處理交易中的損失?里費默告訴我:

  “為了抓住一次重大的市場波動,投機者損失一點小錢是無法避免的,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你不賭就永遠不知道什么時候你該大膽出擊了。”

  在里費默的交易經(jīng)歷中,經(jīng)常在賺大錢以前的試探中損失幾萬美元,在他看來這是很正常的,他并不在乎。

  “你是一流的輸家,你也因此而成為一流的贏家。”

  為什么堅持不動,一定會賺大錢?里費默告訴我: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抓住市場所有的波動。多頭市場中逢高賣出,等到市場回調(diào)以后再低價買入;空頭市場中逢低買入,等到市場反彈以后再拋出,這種看似聰明的短線操作方法其實并不明智。多頭市場上買進股票并牢牢持股不動,空頭市場中賣出股票并且長時間地持有空頭部位不輕率平倉,這才是正確的做法。重大的利潤只能來自于市場價格的重大波動。

  “只有既能駕馭股市義能坐得住的人才算了不起,這的確最難做到,但只有真正做到了,投機者才能賺大錢。”

  什么是投機,什么又是賭博?里費默告訴我:

  僅僅依靠觀察盤面跡象,賺取一兩個點利潤的炒作方式是一種賭博。利用短期價格反復(fù)無常,來回炒作的人是賭客。而投機則要預(yù)測市場價格長期的變化,根據(jù)市場價格中長期變化的趨勢交易。短期價格變化具有極大的偶然性,而中長期價格變化則有一定的必然性。賭博主要靠運氣和天賦,而投機則主要靠知識和技巧。

  面對交易贏利時,因為擔心市場趨勢突然反轉(zhuǎn),我往往急于兌現(xiàn)利潤,害怕已經(jīng)看見的東西得而復(fù)失。里費默說:

  “市場很明顯地按我的思路進行著,我沒有必要整天坐在顯示牌前,時刻盼望著得到什么信息脫手。在退卻的響亮號角吹起以前,當然,這不包括出人意料的大災(zāi)難,股市會猶豫,或者為我準備一個逆向的投機形勢。”

  為什么要采用試探——加碼的交易策略?里費默告訴我:

  “一個投機者如此行動,那么,他在市場判斷正確時,可能賺到大錢;而在市場判斷錯誤時,只會損失一點小錢。”

  為了東山再起,他又是如何行動的?

  “我太急于開始投資了,其他事情想都沒想,但是,我還是控制住自己。”

  “我端坐在那兒,不是傾聽心中喋喋不休的希望和鬧鬧嚷嚷的信念,而是只留意來自經(jīng)驗的平穩(wěn)聲音和常識的忠告。只要我一旦籌集到像樣的股資,就可以抓住這些機會,但是,沒有股資,抓機會,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機會,都是力所不能及的奢望。最終,還是自己的常識戰(zhàn)勝了貪婪和希望,耐心等待了六周。”

  “在那等待最佳時機的六個星期,是我度過的最使人緊張和疲乏的六個星期。但是,我得到了回報。”

  四、里費默的思想對我實際操作的影響

  案例一

  1999年初,我在鄭州綠豆的交易中,因為遵守里費默的思想原則,不但避免了重大的損失,還獲得了一定的利潤。

  鄭州綠豆從1997年底的5400元跌到1999年初的3400元以后,市場暫時在此盤整。多空雙方重兵對壘、互不相讓,一直僵持了近兩個月時間。

  多頭因為市場價格跌了這么多,認為底部就在眼前,堅決做多;空頭則以市場趨勢為依托,認為空頭市場還沒有結(jié)束,價格還有下跌空間,面對多頭的挑戰(zhàn),寸步不讓,堅決放空。近月合約被多頭牢牢把持,不管空單的拋壓如何巨大,就是不跌,多頭力量非常強大;

  遠月合約則由空頭占據(jù),無論多頭投入多少資金,市場價格就是不漲。在一段時間里,市場保持著這樣一種脆弱的平衡。但是,我知道,這只是大戰(zhàn)前的暫時妥協(xié),山雨欲來風滿樓,離主力之間攤牌亮底的時間已經(jīng)越來越近了。

  由于綠豆市場從最高點5400元下跌至今,時間已經(jīng)過了一年多,下跌幅度也已經(jīng)非常巨大了。一般說來,以往面對這種情形,我不愿意再去做空頭。按照我原來的交易方式,面對當時綠豆市場上多頭主力氣勢洶洶的情形,我肯定是站在多頭這一邊,買進綠豆。1997年底,我在大連大豆跌到2700多元的時候,也是做的多頭,結(jié)果那一次我的操作成功了,市場操縱者逆勢把價格拉到了3100多元。

  所以,我總是對市場主力們寄予幻想,總想跟上他們的腳步。但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跟著他們往往吃虧。

  那時,我不明白順勢交易的道理,我以為投機者也只能看市場主力的眼色行事。1997年初,我在海南橡膠上之所以逆勢交易虧大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持倉量大幅增加,確實有場外資金在抄底,我以為市場大勢就要反轉(zhuǎn),所以,一直至死不悟,在多頭操作中屢敗屢戰(zhàn)。

  其實,那一波行情中,橡膠價格一直跌了2000多元也沒有像樣的反彈,更沒有什么反轉(zhuǎn)。不過,后來市場確實在多頭主力的操縱下上漲到12500元以上,釀成了中國期貨市場中又一次巨大的風險事件。但是,那時我的損失已成為事實了。

  這就是相信主力,不相信市場趨勢者的下場。里費默讓我轉(zhuǎn)變了這種錯誤的觀念。

  在這次鄭州綠豆交易中,我遵循里費默的思想,沒有做多,而是加入了空頭的隊伍。如果不是交易所、市場主力耍賴(據(jù)說多頭主力的錢是挪用了國家財政的資金,絕對不能虧),在市場暴跌剛剛開始時,就強行把多空雙方的頭寸全部對沖,相當于推倒重來,我的空單就會賺大錢。不過,即使這樣,我也賺了不少錢。

  案例二

  也是在1999年,鄭州綠豆市場關(guān)門前夕,綠豆價格從2500多元漲到3500元。當時,市場已經(jīng)有傳聞?wù)f交易所要關(guān)門。如果沒有綠豆期貨交易,誰會要綠豆的現(xiàn)貨倉單?因為沒有人愿意接貨,綠豆期價在最后的日子肯定會暴跌。

  我看到盤面的走勢很好,想做多,但是,我聽到的消息又是這么大的利空,覺得應(yīng)該放空,我感到左右為難,無從下手。做空明顯違背市場趨勢,做多又擔心綠豆市場關(guān)門,沒有人接實盤,期價暴跌。這時候,里費默下面的一段話提醒了我:

  “不管大波動起步的因素可能是什么,事實俱在,大波動能夠持續(xù)下去,不是內(nèi)線集團炒作或金融家的技巧造成的結(jié)果,而是依靠基本形勢。不管誰反對,大波動一定會照著背后的推動力量,盡其所能地快速推動到盡頭。”

  綠豆從2500元開始上漲,是基本面的因素推動還是市場主力人為炒作的結(jié)果?我仔細考慮了一下,認為主要是前者的力量。我決心不管亂七八糟的消息,在3500多元買進做多,也許是里費默的原因,也許是碰巧我運氣好,也就一個星期,綠豆期價漲到了4000元,我的投入有了很可觀的回報。又過了幾天,鄭州綠豆也真的因為多年以來惹事太多,壽終正寢。

  沒有想到,在綠豆交易的最后一段時間,我還從鄭州綠豆市場賺了一筆錢,這主要應(yīng)該歸功于里費默冥冥之中對我的幫助。

  案例三:一個操作失敗的故事

  杰西·里費默的思想不是紙上談兵的空洞理論,而是他在市場實戰(zhàn)交易中領(lǐng)悟出來的,具有非常強大的現(xiàn)實意義。里費默不但如此思考,而且根據(jù)這套理論行動。

  1907年初,華爾街股市在恐慌中下跌。大多數(shù)股票在熊市中普遍結(jié)伴而行,開始下跌。但是,有一支股票卻被一個實力財團所壟斷、操縱,市場價格就像直布羅陀海峽的礁石一樣屹立不動、不屈服,好像什么都平靜如初,根本不理會市場大環(huán)境的變化。

  里費默根據(jù)自己的股市基本理論,認為操縱者逆勢而為的舉動是不明智的,堅持不了多久,這支股票的下跌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其他人都害怕放空這支股票的情況下,里費默卻主動對它進行攻擊,放空了幾千股,結(jié)果,借助于市場大環(huán)境的配合,沒過多久這支股票就開始暴跌。里費默的行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賺了大錢,他的理論也被證明是正確的。

  想想國內(nèi)股票市場前幾年的大莊家——中科系、新疆德隆等,莊家的實力不可謂不強,氣勢不可謂不兇,結(jié)果又如何呢?在中國股市4年以上的熊市中,還是避免不了土崩瓦解、轟然倒塌的命運。杰西·里費默的思想,在21世紀的中國股市,依然對投機者具有很大的指導(dǎo)意義。

  2000年,我在大連大豆市場看到了類似杰西·里費默在1907年放空的那種場面。在熊市中,大豆價格卻被主力抬到了荒唐的高價。我想模仿杰西·里費默,做一次成功的空頭炒作,但最后卻沒有成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市場的走勢其實和我當初的設(shè)想一模一樣,大豆價格后來確實崩潰了,但是,杰西·里費默成功地從市場中賺了成千上萬美元,我卻一無所獲。這讓我想到,我的耐心、意志、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杰西·里費默差得太遠。交易的策略、市場的判斷可以學(xué)習,但一個人的心理、修養(yǎng)、境界無法簡單復(fù)制。投機者的境界和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非一日之功。

  當然,這兒也可能有運氣的成分。

  2000年11月,大連大豆在前期大幅上漲以后,高位盤整,市場疲態(tài)畢現(xiàn)。根據(jù)基本面的狀況和自己的交易經(jīng)驗,我堅決看空大連大豆,認為未來市場將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暴跌走勢。

  為了在即將到來的熊市行情中獲取暴利,我不但白己做空,而且動員一位朋友和我合伙開立一個賬戶,由我操作,共同加入空頭陣營。有了充裕的資金和對市場后期下跌走勢的巨大信心,我不計價位、迫不及待地在市場中建立了大量的空頭部位,生怕市場行情在我還沒有準備好時就爆發(fā),喪失難得的投機機會。

  在我滿懷希望,深深地介入市場以后,大豆行情卻并沒有立即出現(xiàn)我所期盼的走勢。原因很明顯,多頭主力在前一段時間,憑借強大的資金實力,快速拉高大豆價格以后,并不能在高位逼迫空頭砍倉,也沒有能力誘惑中小投機者跟風做多,把賬面利潤變成實際利潤。在這種情況下,多頭主力是不愿意讓市場價格跌下去的。

  市場中似乎只有多頭主力一家在買大豆,只要它平倉賣出,市場價格就會下跌,甚至崩潰。多頭主力肯定也對這種情況非常苦惱。所以,他們費勁心計,想方設(shè)法在大豆市場營造一種多頭氣氛。

  那一段時間,每天的盤面上經(jīng)常掛出動輒幾千手的買單,多頭主力刻意做出的圖表也顯示,大豆市場好像還要上漲。但是,市場中大多數(shù)投機者似乎依然不為所動,對做多大豆沒有多少興趣。我感覺,多頭主力當時在市場中的尷尬處境,完全像一句古老諺語所描述的那種情形:你可以把一匹馬牽到河邊,但無法強迫它喝水。

  也許是僥幸心理,也許是本能的、無意識的逃避失敗的心理,多頭主力為了避免市場價格下跌,每天在開盤和收盤階段頑強地護盤,大豆價格繼續(xù)維持在高位震蕩。碰巧的是,那一段時間CBOT的走勢也出現(xiàn)上漲,似乎在鼓勵、配合多頭主力這種不明智的操縱行為。

  由于入市時機選擇不對,加上倉位太重,面對市場長時間的高位震蕩,我開始對自己的行動有些擔心,懷疑是不是我的判斷有誤。有好幾次,因為市場價格短期急速的上漲,我的賬面上出現(xiàn)了比較大的浮動虧損。由于實在無法忍受市場的這種折騰,我被迫止損離場。

  隔了一兩天,市場價格在反彈結(jié)束以后重新回落,我又一次以為放空的機會到了,鼓起勇氣,大膽殺入。然而,市場似乎成心和我作對,我一入市,價格就立刻上漲,我又被迫止損離場。我一次又一次地放空,一次又一次地無功而返。非但沒有從市場中賺到一分錢,連續(xù)的止損反而使賬戶上的資金大幅縮水。

  我完全被市場的行為搞糊涂了,對期望中的市場未來的下跌走勢也失去了信心,不再抱任何希望。終于,有一天我被搞得精疲力竭、心灰意冷,徹底放棄了做空頭大賺一筆的念頭。

  在我退出大豆市場以后不久,有一天,CBOT大豆出現(xiàn)暴跌行情。第二天,大連大豆市場的僵局終于打破了,多頭主力徹底放棄了抵抗。

  市場價格幾乎和我當初設(shè)想的一樣,向下突破。隨后的一段時間,大豆價格從2400多元下降到1900元。我喪失了交易良機,眼睜睜地看著市場暴跌,手上連一手空單也沒有。巨額利潤與我擦肩而過。

  本案例的教訓(xùn):

  (l)假如你判斷市場大勢將要反轉(zhuǎn),想做空頭交易,在熊市還沒有真正到來之前,應(yīng)該先試探性地投入一點小單子,而不能一上來就重倉出擊,投入過多的資金。如果試探性的交易失敗了,你就退出,損失不大;如果成功了,你就在適當?shù)臅r候加碼!牛市做多時也應(yīng)該這樣。

  (2)市場走勢難免一波三折,直上直下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你對市場的未來走勢有堅定的信念,入市以后,你需要忍受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對你不利的價格逆行,牢牢地堅持自己的觀點不動搖。

  投機者不能對市場短期的風吹草動過于敏感,驚慌失措地胡亂砍倉。期貨交易需要有嚴格的止損意識,但不能輕率、無原則地改變自己的市場觀點。短期市場價格變化有很大的隨機性、偶然性,但這并不能改變市場的根本趨勢。如果投機者被市場短期價格波動的假象所迷惑,就會在市場重大方向問題上犯致命的、不可饒恕的錯誤。

  (3)為了捕捉到一波重大的市場行情,投機者需要有屢敗屢戰(zhàn)的膽識、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直到抓住你所希望的機會。在本次交易中,如果我在失敗了幾次以后依然咬緊牙關(guān),不輕易放棄,結(jié)果也許就大不一樣。

  (4)當代美國期貨專家斯坦里·克羅認為,投機者應(yīng)該著重于追市,而不是對行情進行預(yù)測。市場預(yù)測很不可靠,投機者應(yīng)該在行情發(fā)生真正突破時才介入市場,這一觀點很有啟發(fā)性。在這波大豆下跌走勢中,也許我應(yīng)該在市場向下突破的臨界點進入市場,這就可以避免前期震蕩行情中產(chǎn)生的交易損失。

  版權(quán)聲明:“投資圈”所推送文章,使用圖片,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quán)問題,煩請原作者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主編微信:jinrong0852】,與您共同協(xié)商解決,謝謝!

  優(yōu)秀外匯投資公眾號推薦:

  中金在線外匯網(wǎng)

  forex-cnfol-com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guān)注↑

  人民幣一再貶值,如何保衛(wèi)你的錢包?最實用的外匯投資指南,最深度的全球市場熱點解讀,支持一秒查詢?nèi)嗣駧艆R率及外匯各幣種行情報價。輸入“美元”、“人民幣”、“日元美元”等關(guān)鍵詞即可。您的外匯投資小助手,助您在外匯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線客服
服務(wù)熱線

24小時咨詢熱線:

15662672636

微信咨詢
溫縣弘鋒升降貨梯廠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