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8-07 點此:1072次
昨日,“城鄉社區發展治理30條”新聞發布會召開,備受各界廣泛關注的《關于深入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的意見》已正式出臺。
今后街道(鄉鎮)不再承擔招商引資職能,
取消相應考核指標;
將在社區推行“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
居民生活服務“一卡通”、
“街長制”管理等多項舉措
......
《意見》主要目標就是要用3到5年時間,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元參與,共同治理、共促發展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系,推進品質、活力、美麗、人文、和諧"五大社區"建設。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這五大社區到底怎么建!
01
品質社區:
構筑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
提升城鄉社區生活品質,需要在更高層面統籌謀劃、整合資源。在品質社區建設中,我市將通過科學編制社區規劃,廣泛吸納居民群眾參與,科學規劃社區空間和公共資源、調整街道(鄉鎮)行政區劃,探索建立社區規劃師制度,發揮好規劃的科學引領作用。健全社區服務配套設施,完善社區綜合服務功能,實施“互聯網+社區”行動,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
重點舉措
按照每百戶居民不低于30平方米標準,推進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標準化建設。
通過國資劃撥、底商返租、區域共建、市場化購買等方式,完善社區服務配套設施。
新建社區公共配套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構筑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逐步推動蔬菜、零售、家政、早餐等生活便民服務全覆蓋,加快建設社區養老院和日間照料中心,完善社區少兒托管服務。
建設網上政務大廳,實現與社區居民密切相關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一門式”服務。
實施“互聯網+社區”行動,加快公共區域無線網絡覆蓋。
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在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監督業主委員會履行職責、業主和物業服務機構依法履約,修訂《成都市物業管理條例》。
02
活力社區:
鼓勵高校院所面向社會開放培訓資源
重點立足推進社區創業就業,提升生活性服務業水平,以此激發和彰顯社會發展活力。在活力社區建設中,我市將通過促進社區居民充分就業,打造社區創新創業生態,服務社區產業發展。同時,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滿足居民生活消費方式由生存型、傳統型、物質型向發展型、現代型、服務型轉變的需要,促進社區生活性服務業提檔升級。
重點舉措
鼓勵高校院所面向社會開放培訓資源,定期舉辦創新創業和職業技能培訓班,讓每個有就業創業愿望的市民都能通過參加免費培訓和全額報銷考試費用獲得一項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
鼓勵社區探索創辦服務居民的社會企業。
重點圍繞人居、休閑、康養、健身、文化、教育培訓等生活性服務領域,培育社區服務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社區生活性服務業提檔升級,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增加就業崗位。
03
美麗社區:
“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建設美麗社區,成都全力以赴。在推進美麗社區建設中,我市將穩步推進街區有機更新,加大老舊院落改造力度,推動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推進社區全域景觀化創建,全面實施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大力實施拆圍墻、拆違建行動,創造社區開放空間。開展城市社區“小游園、微綠地”建設,加強社區環境綜合治理。
重點舉措
加大老舊院落改造力度,推動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
推進社區全域景觀化創建,實施背街小巷綜合整治,開展城市社區“小游園、微綠地”建設,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加強社區環境綜合治理。
推行“街長制”管理。
打造獨具天府文化和都江堰灌區品牌的旅游景觀。
04
人文社區:
天府文化深度融入社區建設和居民生活
以文化人、以德潤城,是建設人文社區的重要內容。在人文社區建設中,我市將促進“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深度融入社區建設和居民生活,養成居民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培育心口相傳的社區精神。健全社區志愿服務體系,提升社區開放包容水平。進一步弘揚市民開放、包容、友善精神,讓不同鄉音、不同膚色、不同職業和諧共融。
重點舉措
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區精神,促進天府文化深度融入社區建設和居民生活。
開辦“天府文化講堂”。
深度發掘社區的文化特質,建設富有文化氣質、獨具魅力的特色街區和公共空間,探索建立鄉愁展示館、創意設計館、藝術館等,打造社區“文化家園”品牌。
實施市民志愿服務行動,更好地實現社區居民需求與志愿服務供給有效對接。
05
和諧社區:
“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
在推進和諧社區建設中,我市將加強城鄉社區法治建設,加強和完善社區自治功能,加強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深化“大聯動·微治理”體系,建立指揮大統一、資源大整合、維穩大巡防、矛盾大調解、民生大服務、執法大協同機制。培育社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解組織,加大對城鄉困難居民的關愛力度。
重點舉措
加強社區法治建設,建立“社區法律之家”,推進“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引導群眾依法表達利益訴求。
實行社區民警實崗制。
加強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凡涉及社區公共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關乎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和矛盾糾紛,原則上由社區黨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牽頭,組織居民群眾協商解決。
專家訪談
“一直以來,成都都沒有停止對社區治理的有效探索,近年來,例如社區公共服務資金的設立等系列舉措實施,在全國也是頗具影響力的?!笔猩缈圃荷鐣W與法制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春艷說到,此次《意見》的出臺是對全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大會精神的落地與實踐,是成都在社區治理的進一步升級和探索。
“取消招商引資職能可讓鄉鎮(街道)回歸并更加專注于社區服務與管理,讓他們把更多的精力和關注點落在統籌社區發展、組織公共服務、實施綜合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維護社區平安等方面,更好地服務社區,服務居民?!?/p>
責編|秋如
編輯|青鳥
內容自成都日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