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4-05 點此:916次
武漢城建·天樾
售樓處電話:400-116-7720轉666
抬頭三尺見恒隆,最食人間煙火色。
這就是武漢城建·天樾的日常。
漢口內環,從沿河大道到解放大道,兩江四岸的3條過江橋梁、2條穿江隧道,就像武漢城建·天樾方向盤上的刻度尺,車程10分鐘,解鎖漢口、漢陽、武昌。
別人的終點在內環,武漢城建·天樾的起點就在內環。
步行約80米,就到崇仁路站A出口,1號線可以換乘所有地鐵,步行約700米,可乘坐6號線武勝路站。兩條地鐵縱橫交錯,別說抬頭三尺見恒隆,長江左岸所有繁華商圈,就是捎帶一腳的功夫。
漢口中心,用28座納稅過億大樓、300多家金融機構、3座外國使館(法、美、韓)、華中最大的商業體規模群,堆出了寸土寸金的內環。
越是珍貴,越是舍得“浪費”。占地約33萬方的百年中山公園,對武漢的意義,遠不是冰冷的GDP所能衡量的。
本地人眼里的中山公園,跟地皮大王劉歆生無關,在沒有手機的年代,“在中山公園1號門碰頭”,是約定俗成的“暗號”,是約著去江漢路掛眼科的地標,是玩旋轉木馬、坐過山車的啟蒙。
更近一些的硚口公園,步行約600米,比中山公園更像一位老朋友,滋養著平房、筒子樓和高層居民。
錦鯉湖、籃球場、網球場、象棋麻將擺盤、擼鐵、滑板旱冰、練劍、踢毽子……有些配置,漢口江灘看了也眼紅。
武漢城建·天樾享有華中第一醫療朋友圈,直線距離3公里內,有8家三級甲等醫院、4家一級醫院,5家專科醫院,9家社區診所,步行770米,就是同濟,約1.8公里,到協和,約2.3公里,是亞心醫院,都在舒適區內。
醫生這類雙高群體,都是學霸,成長路徑依賴于現有的教育體系,這個圈層的生源品質,很大程度上拔高了武漢城建·天樾教育資源的上限。
項目周邊有約20所幼兒園,一街之隔省示范小學崇仁路小學,有市重點井岡山小學、體育館小學等17所小學,也有省級示范武漢十一中、武外英中等11所初高中,還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海軍工程大學在側。
此外,武漢城建·天樾已簽約硚口區祟仁路幼兒園,預計后期還會引進一所優質教育品牌的學校,無論學齡資源的密度,還是教育周期的長度,堪稱漢口第一梯隊。
十一中實景圖(圖源:網絡)
畢竟800萬+的超大平層,強行上車,壓力很大,偶然流出的小戶型,仿佛走錯了片場,也不適合居住。
中心的優質資產,本就稀缺,很少有人能夠一步到位,本身就是一種身份象征,人才會有社會階層晉升的真實感。
這些群體,大多處于財富積累階段,也很理性,會提前考慮,房子未來肯定留給后代,資產保值就行。
當房產的繼承屬性加強,價值衡量體系就重新回到地段的高級感、居住的品質感,武漢城建·天樾擔得起。
崇仁路這種新房稀缺的老漢口,一離開就很難再回來。
它風雅,就像北京的潘家園,武漢“雅玩”之大宗。古玩收藏品市場里,飄著二十幾年的茶香,嚼出來的茶味兒,總有回甘。
它也市儈,從巷頭走完巷尾,從過早到宵夜,這里的美食街,都是老漢口一口一口吃出來的。
崇仁路實景圖(圖源:武漢文旅局)
在武漢城建·天樾住久了,有的人,一生只活幾個地標,也活成了別人的地標,不管你抬不抬頭,恒隆都在眼前,也是別人導航的指南針。
有的人,一生只活幾個畫面,你和你的父母,你和你的孩子,在同一家醫院出生,在同一所小學讀書,在同一間屋子長大。
在這樣的“老錢地段”,附近居民并不缺房子,缺的是武漢城建·天樾這樣具備革新意義、品相上乘的新房。
江山如畫、同馨花園雍豪府這批小區,至少10年前的產物,房齡更老的筒子樓、樓梯房、平房,大把存在。
老房子,顏值是硬傷,園林景觀很少,沒有精心維護;大人遛娃、老人鍛煉,小區里沒有足夠的戶外場地;更糟心的是,停車位基本靠搶……
武漢城建·天樾推動了顏值改革,采用類公建化外立面,玻璃寬幕,美觀大氣,簡約現代,部分樓棟將配置三玻兩腔隔音降噪玻璃,避免輕軌的噪音。
效果圖
陽臺全封閉,統一采取系統門窗系統,而非傳統的金屬格柵欄桿,保證外立面統一,也節省了后期封陽臺的費用,陽臺依然僅算一半面積。
東側紅線外的市政界面,將改成一處街心公園,設置了旱噴廣場、林蔭步道等休閑平臺與水景,提前鋪墊歸家情緒的轉換。
口袋公園效果圖
街心公園在前,商業立面,采用玻璃及鋁板材質,疊加屋頂綠化,最大化景觀效果,呈現連續性、開放式的立體花園街區。
商業街區效果圖
走進小區,近3萬㎡的雙層立體花園,地塊天然的高差,有了微型的立體步道,戶外摩卡會所搭配彈性草坪,是點睛之筆,還有活力健身、童趣樂園、陽光劇場、萌寵公樂園等主題空間。
園林景觀效果圖
原本空置的屋頂,部分植入彈性草坪和塑木地板,被最大限度改造成可上人的小型露天劇場和花園茶肆,變成高層住戶的景觀面。
屋頂花園效果圖
在高效運轉的內環競技場里,武漢城建·天樾靜得下來,約33萬方的中山公園、3萬方的硚口公園、3萬方的私家園林環伺,住在公園里,樓下是花園。
面對中心地段的深度改善,武漢城建·天樾需要解決面積和功能的雙重改善,把居住的舒適性放在絕對的第一位。
原因也很直接,內環很多老小區受武漢“7090”政策很大,100㎡以下的兩房特別多,面積太小,不夠住。
特別是大戶型,多朝北,南向陽臺不大或者沒有,采光日照嚴重不足,甚至還有暗房,住得不舒服。
武漢城建·天樾沒有公租房、還建房、商住混居,面積區間上至172㎡,下至99㎡,跨度很大,居住氛圍純粹。
首開戶型主打改善,115㎡,經典大三房,適用有孩家庭。
三開間朝南,貼合武漢人日照采光的喜好,動靜分區,每一間臥室都有飄窗,尤其生活陽臺,足足有兩個面寬,方便晾曬衣物。
更有經濟實力的,也可以選擇面積更大的125㎡。
125㎡的尺度更加寬裕,并享獨梯入戶的豪宅配置,電梯前廳可優化成戶外玄關,增加收納空間,又不失歸家儀式感。
122㎡合理切割三間臥室的入戶動線,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同代際的生活矛盾,更加適合三代同堂。
專梯入戶的超配待遇,極大地保證了歸家的私密感,早晚出行高峰期,避免過久等待。
四面采光,推門而入,客餐廳一體化,形成約6.5m的大橫廳,空間敞亮開闊,視覺驚艷度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