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發布時間:2025-08-12 點此:193次
7月25日,南京市政府公布了新版的《南京交通發展白皮書》,征詢公眾意見。
這份白皮書披露了南京市的交通建設近期行動綱領,力爭到2020年,南京區域交通地位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出行更為便捷,交通擁堵與污染問題進一步緩解。
樞
紐都市? 提升鐵路運輸占旅客運輸量比例至30%左右,提升航空運輸占旅客運輸量比例至10%左右;鐵水聯運占港口總貨運量比例提升至5%;
? 對外客運樞紐內最長換乘時間不大于10分鐘;? 交通運行實時信息可查率超過90%;? 南京都市圈內主要城市1小時可達祿口國際機場、鐵路南京南站等區域性交通設施。
公交都市? 早晚高峰時段中心城區道路公交平均運行速度不低于18km/h; ? 居民步行8分鐘可達軌道或公交車站點,5分鐘實現換乘;? 高峰期間城市軌道與路面公交發車頻率不大于5分鐘;? 公共交通準點率超過92%;? 中心城區公交占機動化分擔率不低于63%;? 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共交通車輛使用比例超過80%;? 重點營運車船單位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10%。
暢達都市
? 萬車交通事故死亡率低于2.2人/年;? 中心城區85%通勤出行時耗不超過45分鐘;? 新建的人行道、自行車道、行人過街安全島、無障礙設施達標率100%;?軌道交通和公交樞紐站點的自備自行車停車設施配置達100%,公共自行車配置達80%。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南京市政府在白皮書中明確提出, 采取必要和合適的居民出行、車輛擁有與使用調控政策,做好擁堵收費、限牌、限號、尾號限行等調控政策的可行性與預案研究。
城市交通規劃航空: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功能提升
《南京交通發展白皮書》提出,推進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功能提升,建設中國大型國際門戶和樞紐機場,中國航空貨物與快件集散中心。
實現國際客運24小時通關和國際貨運24小時預約通關。
完善空港集疏運體系,積極推進揚馬城際鐵路江蘇段工程,利用揚馬城際鐵路進空港實現空鐵聯運。鐵路:建三大門戶型鐵路貨場
鞏固和提升國家級鐵路樞紐地位,積極推進北沿江城際、寧合客專、寧淮城際、南沿江城際、連鎮鐵路南延等干線鐵路建設,加快寧蕪鐵路外遷,規劃建設南京北站綜合客運樞紐及堯化門綜合貨場(含配套鐵路口岸)、江寧鎮綜合貨場及永寧鎮三大門戶型鐵路貨場。
加強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建成寧和線一期、寧溧線、寧高線二期、寧天線南延,做好寧句線、寧儀揚線的建設前期工作。對外公路網:完成寧合、寧馬擴建工程
擴建省際通道,完善市域南部路網布局,完成寧合、寧馬高速公路擴建工程,建成溧陽至高淳、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優化完善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布局,加快推進谷里互通立交、淳化互通立交等互通立交增設及改造,積極研究繞越高速高新園互通立交、石楊路互通立交等項目;重點完善江北新區路網結構,提升干線網絡服務水平,建設104國道北段、235國道、341省道、360省道等項目。
市內交通規劃地鐵:推動10條地鐵線建設
(可點擊圖片看大圖)有序推進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2號線西延、3號線三期、5號線、6號線、7號線、9號線一期、10號線二期、11號線一期、4號線二期建設工作。公交:5分鐘實現換乘
結合南京各區域實際,有序建設快速公交(BRT)為主的中運量公共交通系統,完善“快線-干線-支線”三層級常規公交線網。
擴大公交服務范圍,分區域、差異化、定期優化公交線路,增加連接龍潭、湯山、濱江、板橋、銅井等方向的公交快線,改善支線公交的運行環境,推進支線公交的發展,提高公交線網的連通性和可達性。
將越江輪渡客運納入公共交通體系統一規劃。
過江通道:啟動和燕路過江通道建設
繼續完善跨江通道及兩岸集散路網建設,進一步提升區域輻射能力。加快長江隧道、揚子江隧道和長江大橋兩岸接線、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完成長江大橋公路橋維修改造工程;加快長江五橋建設,推進和燕路及浦儀公路通道前期研究工作并適時啟動建設。主城路網:打通“井字”快速路通道
打通快速路瓶頸,緩解主城擁堵,完善主副城通道,支撐新城發展。
貫通“井字”南線:包括緯七路東進、勝利村路建設;
貫通“井字”東線:紅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
拓展外圍快速路系統
貫通龍翔大道-宏運大道-東麒路-文瀾路并啟動快速化改造,推進經五路快速化改造;
加強江北新區快速路網建設,包括臨江路、江北大道、靈巖大道等;
加強主城與江寧、主城與仙林快速路系統建設。
政策研究過江通道分車牌錯時通行
完善車輛發展引導政策,為合理控制機動車總量增長作好充分準備。
在保障公平性、操作性和實效性的基礎上, 開展擁堵收費、“一車一位”等政策的可行性與預案研究,積極組織開展小汽車限牌等政策創新研究,探索運用市場化機制和方法,引導居民小汽車買賣行為合理化。 制定鼓勵企事業單位對員工 綠色出行和拼車出行實行激勵的政策,大力推廣全民 低碳出行綠色積分活動;研究 過江通道分車型分車牌尾號錯時通行措施,深化過江通道免費工作; 根據空氣污染監測結果與道路擁堵狀況,在空氣污染、交通擁堵嚴重影響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出行時,實施車輛使用管控政策。 加強停車收費政策的法律保障,加大停車收費政策的公眾參與,根據城市社會經濟增長、居民收入提升、城市發展規劃、交通系統運行、特殊情況需要等因素發展變化 適時調整停車收費政策。
所以,
不用緊張!
對于限牌、限號、限行
目前研究這些政策實施的可行性
只是作為南京市交通政策儲備的預案
制定內部停車場開放辦法
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優先支持停車矛盾集中地區及換乘停車場建設。明確公共停車場建設的激勵機制和政策,鼓勵社會、單位及個人投資建設停車設施,促進停車產業化發展; 加快對停車矛盾突出的居住區、醫院、學校等周邊公共停車場的研究,完成南湖體育場、人民中學、田家炳中學、春江學校等地下停車庫(人防工程)建設;結合軌道交通站點合理規劃和發展停車換乘(P+R)設施,開展經天路等換乘停車場建設。 嚴格執行《南京市建筑物配建停車設施設置標準與準則》。中心城區、交通樞紐地區適當降低停車配建標準;鼓勵立體車庫泊位建設,禁止建筑物和住宅小區配建車位挪作它用,鼓勵配建車位向社會開放,出臺《南京市單位內部停車場對外開放鼓勵辦法》,保證公共自行車和充電樁配建比例。完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
強化步行、自行車交通網絡系統建設,保障步行、自行車出行的安全性、連續性、舒適性。繼續完善主、次干路行人、自行車道,加強支路網建設和街巷出新改造,清理亂停亂放的路內停車,加強人行道、自行車道路路面鋪裝更新維護,加強主、次干路路中行人過街安全島建設;結合新街口、湖南路等商業街區,打造地區多層次復合型網絡;建設步行街、地下過街通道以及空中連廊,緩解片區步行壓力。
在軌道和公交站點500米范圍內,完善步行通道;在軌道公交站點3公里范圍內,完善自行車通道,合理設置非機動車專用停車場地。中心城區主干路原則上應采用護欄或綠化帶等設施分隔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有條件的道路盡量設置相對獨立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積極引入互聯網技術 規范網約車發展
建立出租汽車行業信息管理系統,積極引入互聯網技術,完善電召平臺優化出租汽車運營市場環境,加大非法運營的打擊力度,引導和規范打車智能終端有序推廣應用,減少空駛里程。持續鼓勵出租汽車使用清潔能源,合理控制出租汽車運力的投放。
規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的有序發展。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創新、趨利避害、市場競爭、規范管理”的原則,對各類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的不同模式和發展方向進行深入調研,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適時出臺規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的有關政策措施,規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的健康發展。 積極支持“互聯網+”技術與高品質特色化公交服務結合,鼓勵基于“互聯網+”的通勤巴士、高峰巴士等新模式的有序、規范發展,豐富多模式公交體系,提供個性化公交服務。據了解,《南京交通發展白皮書》由南京市發改委牽頭編制。白皮書此前已經過市政府9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征求了市人大、政協的意見。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示時間截至2016年8月4日止。
在公示期內,如有任何意見或建議,可以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或信件向市發改委反饋。
聯系電話(傳真):025-68789779
電子郵箱:njbps2015@163.com
通訊地址:南京市江東中路265號新城大廈18樓18F50室
郵編:210019
來源:交匯點、南京發布、揚子晚報